更多》清流新闻
更多》党员之家
更多》文化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文化之窗
清流苏区的建立和发展概况
2012-05-25 16:09:00  来源:  责任编辑:黄柳青  

  清流县建县于宋元符元年(即公元1098年),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18个村(居),地处闽西,旧属汀州,与龙岩市的长汀、连城县、三明市的明溪、宁化县、永安市接壤。

  清流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1930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由连城姑田进入清流,并于沙芜洞口、林畲塘窟先后宿营。毛泽东同志居住的林畲乡塘窟村“诒燕第”是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毛泽东旧居。在进军清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光辉诗篇《如梦令•元旦》。同月,朱德同志率红四军第一、三、四纵队由连城北团进入清流李家寮(今属灵地镇)、经嶂下、留坑、江坊(今属长校镇)抵达里田,并在锅蒙山歼灭国民党保卫团马鸿兴部600余人,史称清流锅蒙山战斗。在1930年,清流就与瑞金、长汀等红色苏区连成一片,纳入中央苏区版图,成为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之一,

  在清流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毛泽东、朱德等100多位我党我军重要人物都亲身进行过革命实践活动,包括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叶剑英,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罗瑞卿,张鼎丞、欧阳钦、谭震林、滕代远、邓子恢、郭化若、王直,以及杨成武、肖克等大将11人、中将13人、少将17人。清流为我党早期的执政尝试提供了实验基地,为我党我军杰出人物亲身践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理论提供了重要舞台,为苏区建设和中国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做出巨大贡献。

  清流县境内现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遗迹有38处之多,其中“红军标语遗址群”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增补名录名单。1975年在清流县长校乡(今长校镇)黄坑村还发现了9份苏维埃政府时期的重要文献(现部分存于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至今县博物馆保存的有关清流苏区的文物还有32件。

  一、清流区域内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过程、范围和隶属关系

  清流苏区创建于1930年,发展于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斗争期间,鼎盛于1933年7月东方军首度入闽作战之后。清流苏区经历了以李坊乡苏维埃政府为代表的区、乡苏政权的创建成立到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清流县苏维埃人民政府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全盛时期红色区域达5区55乡,大致范围包括现清流全境以及现属永安市管辖的罗坊乡、连城县管辖的塘前乡,一个时期内甚至还包括现属宁化县管辖的安乐、谢坊、马家、路北、洋背等区域,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

  1930年9月15日夜,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和驻宁化曹坊红军的支持下,清流堡里区李坊、洋坊、洋背、黄竹潭和桥头等五个村的农民,在农运骨干李光耀的带领下举行武装暴动,并于暴动后的次日建立起清流县第一个红色政权----李坊乡苏维埃政府(今属里田乡)。随后不久,廖坊(今属里田乡)、围埔(今属嵩口镇)、田头(今属田源乡)等地也相继建立了红色乡苏政权。

  1931年初,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〇一团进驻清流长校、里田一带开展工作,很快便帮助荷坑、茜坑、下谢、江坊、长校、黄石坑等地建立起乡苏政权,并帮助组建河排、沙坪、黄坑、留坑等乡贫农团。1月中旬,又帮助建立了里田区苏。同年6月中下旬,红四军十一师进入清流林畲一带活动,解放了林畲、蛟石等地,在红军的帮助下,林畲、石下、孙坊等乡苏政权建立。7月6日,红十二军及独七师攻克清流,清流县临时苏维埃政权——清流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由红军委派的清流籍红军干部曾德高任主席。这一时期,在城关地区还先后建立了城内、三角尾、桥下、横溪岭、供坊和下戈等乡苏政权。清流公开的武装割据局面由此形成。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清流派出3名代表参加了一苏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清流正式纳入中央苏区版图,成为中央苏区最早的组成县份之一,归属福建省苏领导。

  1932年,清流的红色区域迅速扩大,红色政权建设亦同步快速发展。2月,城郊区东南办事处和西南办事处相继成立。3月,嵩溪建立了乡苏政权。4月,嵩口、时州、高坑相继建立了乡苏政权。6至7月,嵩溪、嵩口、城北又相继发展为区苏政权。8月,清流召开全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选举产生清流县苏维埃人民政府,推举省委工作团团长王兴旺担任主席。县苏政府下设秘书处、财政部、劳动部、工农检查部、土地部、粮食部和裁判部等职能部门,下辖城郊、城北、嵩溪、嵩口及安乐5个区苏、31个乡苏政权。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于1932年底将宁化安乐区划归清流县管辖。

  在第四次反“围剿”期间,清流县城失守,县苏维埃政府于1933年3至5月撤往农村。1933年7月2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第四十次人民委员会通过的决议指出:“现在东方线的猛烈开展,清流、归化、宁化、将乐、沙县等县有二三百里地,反动政权推翻了,急需普遍的建设革命政权,中央土地部已将派往胜利县的工作团改派往泉上清流去了”。8月1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讨论福建在冲破敌人围剿中的工作布置时也指出:“在一切为了战争的目标下,第一是动员一切力量去争取重要方向连清归各县的群众建立政权,分配土地,建立地方武装”。会后,工作团200余人深入连(城)清(流)归(化)等县苏区,在“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下,清流县苏维埃政府首先抓紧城关地区的建政工作,发展了尾土楼、上村、中村、上严坊、下严坊等乡政权(今属龙津镇)。7月后,彭德怀、滕代远率东方军入闽作战,并相继收复了清流等大片区域,8至9月,宁(化)清(流)归(化)军分区武装向清流的嵩口、田口一带游击,先后恢复围埔、廖屋坪、赖坊(今嵩口镇高赖村)等乡政权。10月,红军大批部队进入清流的嵩溪、林畲一带,帮助嵩溪苏维埃政府建立伍家坊、陈段、麦园洞,曾坊等乡政权。这一时期,清流的苏维埃政权不仅得到全面恢复,而且有了更大规模的巩固和发展,嵩溪的陈段、伍家坊,林畲的麦员洞、邱坊、曾坊,沙芜的洞口等地也先后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全县苏维埃政权发展到一个县苏、5个区苏、55个乡苏,进入了鼎盛时期。

  1934年后,清流苏区虽然一直处在反“围剿”斗争前线,但苏维埃政权却始终巩固。同年5月,清流、宁化、归化、泉上、澎湃5县一同划归闽赣省委领导。直至1934年11月26日,国民党五十二师重兵进犯清流,在失去主力红军依托的情况下,清流人民虽经殊死抵抗,但终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而失守,清流苏区遂告沦陷。

  早期的清流苏区原为闽西苏区的一部分,隶属于汀东县委领导,属闽粤赣苏区,直属福建省苏领导,至1934年5月后因中央苏区行政区划调整,才与宁化、归化、泉上、澎湃等县苏区一并改隶闽赣省苏,成为闽赣苏区的一部分。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清流地方党组织建设、隶属关系

  1、清流县党组织建设情况:

  1928年冬,闽西党组织根据六中全会和《指示信》精神,认真研究了汀属八县各派军阀状况和党的工作问题,提出了加快党的组织发展的决定和“党的发展应以学校青年为中心,农民组织以乡村小学为中心”的思路,并第一次将清流、宁化党的组织发展纳入规划,指令王仰颜、黄亚光负责。

  1929年3月和4月,中共福建省委先后作出决定和指示,要求闽西党的组织工作要尽快向连城、宁化、清流、归化等新的区域发展。根据省委指示精神,中共长汀县委分别委派徐赤生、吴xx、邱文澜等人潜返原籍宁化、清流、归化开展党的地下组织工作。吴xx回到清流后,在嵩溪、城关等地利用亲戚、同学、朋友关系,以创办夜校的形式进行革命活动,积极进行建党前期准备工作。后因吴xx的活动被敌察觉,吴xx被俘后叛敌,清流早期党的组织发展受到影响。

  1930年初,中共福建省委也给闽西特委及红四军前委发出指示信,分别要求他们要督促和帮助已有相当基础的漳平、宁化、清流三县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同年5月后,汀东游击队、红一军团等红色武装多次进入清流地域活动,红军在清流的影响力急剧上升,一批清流籍中共党员和红军干部、战士返抵清流开展工作,清流地方党的组织创建条件渐趋成熟。8月,清流第一个中共党的组织----中共清流城市支部成立,有支部委员4人,隶属于中共长汀县委领导。

  1931年,清流的革命斗争形势更加快速发展,主力红军在清流的活动亦发频繁,中共清流地方党的组织规模和活动范围迅速扩大。7月,城市支部扩展为城南和城北两个支部,城市支部称谓消失。12月,中共清流县委成立,隶属于中共宁清归工委领导,县委书记马锡扬。县委下设组织部和宣传部,辖城北、城区和里田三个支部。

  1932年春,中共闽粤赣省委为了加强对宁化、清流、归化三县党的领导和强化对各县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统一指挥,决定成立中共宁清归中心县委,清流设城郊、城北、嵩溪、嵩口、安乐五个区委和李坊乡支部,隶属宁清归中心县委的清流地方党组织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1933年3、4月间,由于国民党军大举进犯,清流苏区一度失守,中共清流县委机关被迫迁往宁化,县委书记马锡扬调往外地工作。7月,彭德怀、滕代远率东方军由赣入闽作战,收复清流等大片区域,清流县委机关返迁清流城关,宁清归军分区指挥机关亦同期迁入清流,军分区政委黄火星兼任中共清流县委书记。1933年11月,根据中共闽粤赣省委指示,清(流)归(化)发展党员800多名。

  1934年1月,黄火星随宁清归军分区指挥机关迁调归化,中共福建省委调派林圣才担任中共清流县委书记。1934年5月,撤销中共宁清归中心县委,清流等县的党组织从中共福建省委划归中共闽赣省委领导。同年11月26日,在主力红军长征一个多月后,国民党五十二师重兵进犯清流,清流苏区失守,县委书记林圣才等60余人牺牲,100多人被俘,清流党组织遭受重创,几近灭失。

  清流县党组织在1930年12月至1932年3月隶属中共闽粤赣特委领导,1932年3月至1935年4月隶属福建省委领导,1934年5月划归闽赣省管辖,8月,闽赣省委机关驻地从宁化的里坑迁到城关,撤销宁化中心县委,恢复宁化县委,原中心县委所辖的清流、归化、彭湃、泉上县委由省委直接领导。

  2、群众团体组织情况:

  1931年9月,中央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清流的革命力量进一步发展,相继建立少共清流县委、县妇女委员会和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少共清流县委隶属于少共宁清归中心县委。清流县博物馆现仍存有少共清流县委组织部介绍信和长校乡苏少先队乡队部通知书各一份,1934年5月至11月,各群团组织隶属于少共闽赣省委。

  1931年10月,成立县总工会。1932年春至1934年4月,县总工会隶属于福建省总工会宁清归办事处,1934年5月至11月,隶属于闽赣省总工会。此外,1931年10月以后,还先后成立县少先队总队部,县边区互济会等群众组织。

  1934年11月,清流城失守。

  三、清流县武装组织的建立和武装斗争开展的情况

  1、县级革命武装组织情况:

  1930年5月组建成立清流第一支地方红色武装--田口游击队,有兵力100余人,隶属于田口乡苏领导,队长黄富才。主要活动于清流的田口、里田、灵地一带。田口游击队配合红军打击刀团匪兵,保卫地方红色政权,基本上消灭了田口一带的刀团匪反动势力。1934年冬,该游击队随红一军团转战江西,在兴国县编入红一军团二师三十六团。

  1931年7月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后,随即组建了县游击大队。

  1932年4月,根据福建军区关于发展地方红色武装的指示,以县游击大队为基础组建县独立团,扩编为两个连,有兵力200余人。团长为曾德高,政委为刘耀球。该独立团隶属于宁清归军分区,同年10月,苏区掀起扩红热潮后,独立团被编入宁清归军分区所属部队。

  1933年10月,随着清流的红色区域不断扩大,组建了县独立营。下辖3个连,有兵力200多人枪。胡xx、杨光辉等先后任营长。1934年春,独立营配合军分区所属武装向永安、归化等县发展,先后解放了胡坊、安沙等大片区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苏区。

  1934年5月,清流在发展赤卫军、少先队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清流模范营。其基础力量为各区、乡赤少模范连挑选的骨干,有200余人,营长为曾德高。同年8月,模范营在出击供坊刀团匪时不慎遭敌伏击,营长曾德高重伤被俘,后被敌杀害,模范营因伤亡严重而撤消建制。

  1934年10月,独立营并入闽赣十八团建制,编为闽赣十八团一连,在闽西北地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2、清流县区域性革命武装组织包括:

  (1)、宁(化)清(流)归(化)军分区。1932年春,在宁化县成立宁清归军分区,隶属福建军区,领导宁化、清流、归化3县的地方革命武装。1933年7月,军分区领导机关从宁化城关移驻清流城内。1934年1月,又迁至归化城。

  (2)、军分区独立七团。1933年11月,在清流嵩溪成立宁清归军分区独立七团,下辖3个营,有600多人。

  清流县区域内的武装组织在1935年前隶属中国工农红军福建军区指挥部,其中1934年5月划归闽赣省军区指挥。

  3、清流是苏区时期主力红军主要活动和战斗区域之一,清流境内发生的大小战役200多次。在清流境内战斗过的中央红军有:红四军、红七军团、东南作战军、红三十师、红十二军、东方军和红九军团、独立第八师等主力。而地方红军中,在清流域内活动时间最长、最频繁的是创建于1932年8月,由宁清归籍战士组成的独立第七师。此外,汀东游击队、独立第九师、独立第十师、瑞金红军模范团、瑞金红军学校学员队、宁清归军分区东南游击支队和东北游击支队以及独七团、闽赣十八团等地方红军和红军游击队也都曾在清流域内活动和战斗过,成为巩固清流苏区、保卫东南堡垒的重要力量。

  在清流县域内发生过的具有全局意义主要战斗有:李坊农民暴动、石狮岭伏击战和载入《中央革命根据地词典》的锅蒙山战斗、东南作战军清流战役、清流县城保卫战。

  四、清流区域内开展土地革命的情况:

  在建党、建政、发展地方武装的同时,宁清归中心县委按照中央训令抓紧分田工作。保存在清流县博物馆的“闽西清流四堡区下谢村(今长校镇下谢村)贫农团分配土地榜”的文物见证了这段历史。

  1932年初,宁清归中心县委先后在宁化的曹坊、石牛、淮阳、凤山、禾口、石碧,清流的李坊、荷坑、下谢等地设立分田工作点,成立分田委员会,以指导全区的分田工作。各县、区苏维埃政府发动贫雇农,联合中农,组织成立分田机构,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在红色区域内,有70%的群众分得了土地。

  1932年秋,宁清归苏区掀起第二次分田高潮。福建省苏维埃副主席阙继明带领工作团到宁清归指导分田工作。10月,宁清归中心县委在宁化城关召开分田工作会议,贯彻福建省苏政府《关于政治及苏区工作报告决议》,研究部署新区的分田工作,以改变“宁化清流赤化了二月多,但土地还没有分好”的状况,纠正部分地区存在的“土豪在各种方式掩饰下,保存其土地”等问题。至1932年底,全区已建立红色政权的区乡,90%的农民分得了土地”。

  宁清归苏区形成后,虽抓紧按“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以乡为单位”分田分地,但发展不平衡,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偏差。1933年7月,东方军恢复苏区大片地域后,宁清归中心县委又迅速开展新区土地分配工作,领导广大群众轰轰烈烈地进行分田运动。时值稻谷黄熟收成在望,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从实际出发,加强领导,及时纠正工作偏差,采取平分青苗或谷子的分配方法,促进分田运动的深入发展,使新赤化的区域,80%以上的农民得到土地。七八月间,宁清归中心县委领导开展以查田为中心的突击运动,清流在查田中也取得新的成果。

  五、清流苏区对中央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流苏区是历次反“围剿”斗争的前哨阵地和中央苏区最为巩固的战斗堡垒。1933年10月1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为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紧急动员令》指出:“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大举进攻,在清流、连城、洋口、乌江、梨川等地遭到初步的严重打击之后,正在更疯狂的进行绝望的进攻,这一战斗是苏维埃道路与殖民地道路决战的紧急关头”。根据中央紧急动员令和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的部署,清流苏区立即紧急动员起来,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投入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6月,蒋介石再度调集重兵,妄图以清流为突破口,冲开我中央苏区的东方屏障,向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6月16日,蒋介石又电令汤恩伯部由建宁南进,限于25日占领宁化安远,同时命令李延年纵队由连城逐步推进,“与汤纵队对向筑碉,7月10日会占清流”。面对敌第三师、第九师、第五十二师的重兵进犯,清流苏区军民在党的领导和主力红军的支持下,同仇敌忾,全力抗敌,挫败了敌人“会占”阴谋,并一直坚持到主力红军出发长征,始终未让敌人踏进苏区一步,成为中央苏区最为巩固的战斗堡垒之一。清流苏区军民的坚决斗争,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为长征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清流苏区是中央苏区战略资材的重要补给基地和中央主力红军的重要兵员补充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清流为革命战争提供了粮食30多万公斤、银元6.24万元、货币9.67万元、购买革命战争和革命建设公债6.33万元、布鞋1.64万双。毛泽东在给红十二军军委、闽赣边工委和红三十五军军委的三封指示信中就曾盛赞包括清流在内的东方是个好区域,群众基础好。1930年8月,清流游击队100多人整体加入红一军团二师三十六团。1932年10月,清流独立团两个连共300多人分两个批次以连为单位全部加入了主力红军;1933年3月,福建独立第七师在上杭整体编入新十二军三十四师,独七师内的全体清流籍指战员同期随队编入;同年10、11、12三个月,参加福建省少先队县区大队长联席会、福建省第三次党代会和福建省苏大会的清流代表又自动认领了扩红任务2450名。

  清流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时期,清流共有2万7千多人参加了革命斗争,红军人数6000多人,游击队员1900多人,有4000多人在斗争中牺牲或失踪。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对清流苏区人民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和反攻倒算,全县因此被完全毁灭的村庄有40个,绝户801户,被杀1930人,被抓、被打或被迫逃往他乡2500多人,疾病饥饿死亡人口7911人,被焚或被迫移民并村而倒塌房屋6027间,土地荒芜6289亩,被抢杀耕牛662头,被抢夺或毁坏的农资财物更是不计其数。全国解放后,全县共有11个乡镇被评定为革命老区乡镇,3个乡属老区分布乡,82个村被评定为老区行政村(居),56个村被评为老区基点村。

  清流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流县现在所辖的龙津镇、林畲乡、嵩溪镇、温郊乡、余朋乡、嵩口镇、田源乡、里田乡、长校镇、李家乡、灵地镇、赖坊乡、沙芜乡共13个乡镇(据县志记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清流县辖区范围、面积与现在基本一致),在1930年至1935年间先后全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党组织和武装组织,开展了深入持久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运动。红军长征后,清流苏区继续坚持斗争了近两个月,而后又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从而拖住了国民党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北上红军的压力,配合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是坚持斗争最久的红色“东方堡垒”。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