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清流新闻
更多》党员之家
更多》文化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清流新闻 > 
“我想回清流,回长校,再看一眼故乡的杉树!”

一位老红军的家乡情怀

2019-10-29 15:27:49 李顺亮 卢素平 李远明 吴火招 巫建辉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邱东莲  

深秋时节,清流县长校红军广场对面的山坡上,7棵杉树亭亭如盖。在长校儿女心底,这7棵百年老杉,就是故乡印记。

“我想回清流,回长校,再看一眼故乡的杉树!”少年从军,九死一生。金戈铁马,峥嵘岁月……2000年,李宽和蜷卧病榻,多次向儿女倾诉对家乡的思念。

最是感人故乡情。故乡的7棵杉树,也早已在李宽和内心深处扎根。

质朴依旧

长校村西头,有一处古朴的宅子,叫西村屋。李宽和,就出生在这座老宅。

老宅一隅,摆放着石浴盆,当年,宅子里的小伙伴都在这里排队沐浴。尊老爱幼、谦和礼让,长辈们纯朴忠厚,幼年的李宽和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他不忘本,很质朴。”李宽和首次回乡那年,堂侄李春华才13岁,但是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那是1960年。第二天清早,就看见李宽和提着土箕,在村子里走走停停拾狗粪。

“大将军哪能干这事?”邻居们惊讶不已,纷纷劝阻。李宽和却笑着说:“以前的习惯,改不了咯。拾点狗粪,方便大家肥田嘛。”

当时,正好遇上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长校老百姓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眼看着乡亲们生活困难,李宽和心底很不是滋味。深入调查研究后,他向上反映了长校的困境、乡亲的难处。

很快,经过上下来回协调,一批救济粮调拨到了长校。“足足9万公斤!乡亲们分了粮,无不欢天喜地。”一提起这些救命粮,李宽和族亲、长期从事清流党史研究的李升宝就感慨万千。

如今,这些往事,已经成为长校这方百姓的共同记忆。可是,李宽和愿意为家乡“求人”,却从不替子女“办事”。1962年,长女李芃因为生病,高考失利。只要父亲一句话,几所军事高等院校都有可能录取她。

但是,李宽和却连连摇头,坚决不同意。“都像你这样,穷人的孩子怎么活?得靠自己!”他顿时面色凝重,把李芃给教育了一番。做人要低调,更要朴实。在李宽和的言传身教之下,他的子女一个个都自己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岁月不断更迭,李宽和就像长校那7棵高大挺拔的杉树,情怀不改。1965年,李宽和奉命离职,到湖南省军区长沙东湖干休所休养。一转眼,就是他的80大寿,而李春华也已成长为长校村的支部书记。

受长校父老乡亲的委托,李春华赶到长沙,前往东湖干休所给李宽和祝寿。乡亲们交代李春华,到了长沙这个大城市,再买件厚重好看的寿礼,以表谢意。可是,李宽和却拦住了。

李宽和领着李春华上街,转了一圈,只挑了一支笔。他笑眯眯地说:“乡亲们生活不宽裕,如果要送,就送我一支毛笔吧。以后每次写字,我都会想起你们对我的牵挂和厚爱。”

临别时,李宽和向乡亲们回赠了礼物——满满一大箱的书籍。李春华一看,这些书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是共产党员,家里没其他值钱的东西,只能把这些书送给你们。”李宽和动情地说。

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这些书跟了李宽和一辈子。他面露正色,一再叮嘱李春华,作为村里的领路人,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勤劳致富。提起这些往事,李春华流露出来的,是对李宽和的无限敬佩之情。

父亲心系桑梓,也牵动着子女的心。李宽和离世后,他们几经商讨最终决定,精挑细选出父亲生前保存多年的抗战军服、战斗日记、毛笔、瑞士梅花表、字画等革命文物,捐赠给父亲日夜思念的故乡。

2011年9月,与李宽和有关的27件革命文物和6张珍贵照片,陈列在了清流县博物馆。

爱心不老

“我要资助你上学,为国家培养女干部。”1955年,李卉收到堂叔李宽和的回信,激动不已。

父亲早逝,兄弟姐妹又多,为了缓解家里的生活压力,母亲早早地给李卉找了婆家,让她放弃学业。小时候,李卉常听奶奶说起堂叔为人宽厚、很讲情义。于是,她壮着胆子,给当时在广州军区任职的李宽和写信。

李卉如愿以偿。此后,李宽和每年给李卉寄钱寄物,直到她考上永安师专。李卉没有辜负堂叔的期盼,退休前,她是连城县档案局副局长。

“当年读书的女子不多。他常写信和我说,现在男女平等。你要好好念书,和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李卉今年82岁,记忆力日渐衰退,但和堂叔之间的往事,她历历在目。

家乡有难,奋力驰援,李宽和始终如一。“清流县遭遇洪涝灾害那年,父亲捐赠了1000元。”李芃说,上世纪60年代末,父母工资不高,1000元可不是小数目。

那时,5个子女都在上学,加上1名保姆,家里满满当当8口人,日子并不宽裕。但是,李宽和一听说家乡受灾,便毫不犹豫地捐款。

湖南长沙东湖干休所绿树成荫,幽静雅致,是全军第一批修建的3个红军干休所之一。这里安置着88户走过长征的离休老红军。

李宽和为人谦和,在干休所颇受人敬重。“李叔叔性格好,乐于助人。”孙虹是开国少将黄曹龙的儿媳,和李宽和是十几年的老邻居,对他知根知底。

她说,当年院里有位老红军离世早,只留下一位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儿子,李宽和夫妇时常帮衬,逢年过节邀他一同吃饭,就像对待亲人一样。

李宽和一生好读书、爱写字,是个典型的文化人。他家里有间写字室,得空就挥上几笔。他也喜欢下棋,没事就找人对上几盘,过过棋瘾。

1982年,长校人李永茂考上中南矿冶学院。他慕名拜访李宽和,却没想到成了李宽和的“棋友”。李永茂回忆,李宽和经常在周未,邀他到干休所坐一坐,和他谈心、下棋,留他吃饭改善伙食。

如今,李永茂已经54岁。可是,第一次与李宽和见面,他仍然清楚记得:“老将军很高兴,说长校子弟考上大学不容易,夸我有出息,叮嘱我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苦学本领,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干休所四面环湖,种了许多果树。季节一到,院子里橘子泛黄、果香四溢。这时,李宽和便摘下一袋,让李永茂带回学校慢慢吃。

大学毕业后,李永茂分配至上海工作。临行前,李宽和夫妇还特地与他合影留恋。李宽和离世那年,李永茂悲痛不已,专程从上海赶到长沙参加追悼会。

牵挂永远

日夜兼程,从延安到东北,马蹄声哒哒作响……

李芃和弟弟,就藏在马背担着的一对箩筐里。他们要赶去与父亲汇合。抬头望,李芃能看见满天的繁星。“那时候,一家人团圆不容易。”李芃感慨地说。

战争年代,相聚日短,别离时长。正是这种原因,烽火岁月给李宽和与原来的革命之妻罗凤兰,留下了遗憾。1933年,李宽和与罗凤兰在中央苏区喜结连理,由董必武介绍主持成婚。

一支派克笔,成为了夫妻之间的信物,这也是李宽和的战利品。1935年,李宽和北上抗日,旋即参加长征。而罗凤兰留在当地,继续开展革命工作,自此二人失去联系。

解放后,李宽和多次寻找罗凤兰,一直杳无音讯。直到1984年,李卉的丈夫马奔,在连城县老区办档案中,找到了罗凤兰的下落。

1990年,李宽和携夫人前往厦门,顺道前去连城县庙前镇探望罗凤兰。可是,罗凤兰却在几个月前去世了。斯人已逝,李宽和写下祭文,并到坟头缅怀:

“这次我从千里之遥来到此地,意在今世能再见一面,未料您先走了,我来迟了。我的心情沉重,百感交集,万分难过……”

“父亲重情义,他心底挂念最多的,就是家乡的人和事。”李芃说。父亲有个童养媳,叫江玉仙,二人从未成婚。但父亲却把她当作亲人,解放后常常帮扶。受父亲影响,子女也有情有义。江玉仙离世前,李芃还和李卉,到宁化探望过她。

七八岁时,李满桂曾随父亲到广州探亲。这个侄女,李宽和疼爱得很,经常教她认字。稍大一些,李满桂到长沙,李宽和就带她看电影,往她口袋里装糖果。

每次分别,总是让她带上几大包衣服鞋帽回长校。“我父亲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二叔每年寄回降压药,从未收过一分钱。”一说起往事,李满桂就红了眼眶。

故乡,是永远的牵挂。2000年,李宽和病重,心心念念、日思夜想的,是伴随他成长的7棵杉树,是生活在长校的父老乡亲。

李芃为此特地赶回长校,揭下一块巴掌大的杉树皮,带去长沙交给父亲。李宽和粗糙无力的双手,从触摸到故乡的杉树皮那刻起,再也没有松开过。

2001年,那块攥在手心里的杉树皮,陪着李宽和一起离开了人世……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