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清流新闻
更多》党员之家
更多》文化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旅游
龙津峡泛舟
2010-06-07 10:09:00  来源:  责任编辑:邱东莲  

  

  “龙津峡”,位于九龙溪最美丽富饶中段的龙津河。而九龙溪发源于建宁,流经宁化、清流和永安,汇入沙溪,而后作为三大主要支流之一汇成福建最大的河流闽江,流经福州马尾和 琅歧岛后注入东海。龙津河是一条秀丽清澈的河流,两岸青山延绵,风光旖旎, 在清流县城内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过,并以优美“S”图案,把整个城区分为东、西两个美丽的小半岛,因此清流县城又有“太极水城”和“内陆鼓浪屿”的美称。龙津峡是龙津河自然风景最优美秀丽的一段,素有“小三峡”的美誉,长约 125公里。现在,请随我上船,一起去观赏龙津峡的俊秀美景吧!

  景区重点景观介绍

  龙津河】【南极山

  说起龙津河流域的美丽富饶,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的清流,本来没有河,只有一条很小的水沟。有一天玉帝到凡间游览,发现这里群山叠翠,鸟语 花香,景色迷人,但是美中不足,缺少一条清亮的河流。于是玉帝委派一条天龙在这里开拓河道,并且要它引来“海底山”和“神泉眼”的清泉水。这条天龙非常尽职,夜以继日挖掘好造型优美的河道;日夜兼程从武夷山的主脉杉岭山南麓的九县山引来泉水( 武夷山脉是由于远古时代地球造山运动从海底升起的一座山脉,所以称作“海底山”)——河道立刻碧波荡漾;天龙又马不停蹄在县境内四处寻找、挖掘“神泉眼”——神泉眼涌出汩汩温泉、冷泉和各类矿泉水,河水立刻又清又亮;天龙完成全部任务后,终于累倒了,当它吐出最后一口神泉,再也起不来了,便化作了清流县的“龙脉山”——南极山。请看我们船的右边、清流县城的东半岛、北门渡口以南的这一整条山脉。历代地理风水师都认为,这条山脉就是清流县的“龙脉”,和清流县的发展繁荣息息相关,因此清流县历代的(县衙)县政府都建置在东半岛这块“龙头”风水宝地上。玉帝为了表彰天龙的功德,就把天龙开拓的河流命名为龙津河,然后又对“龙脉山”吹了几口仙气,顿时南极山上雾霭蒸腾、白云缭绕,成为清流县最古老的著名八景之一“南极白云”,使龙脉山受人世代慕仰和赞美。玉帝许诺天龙:在这里潜心修炼并且护佑清流县,等到清流“良田变花园、荒坡披景秀、河湖鱼满仓、神泉沐贵宾,龙山生龙角”的时候,就是天龙修成正果之日,天龙便可以重获新生、腾云驾雾重返天庭。有道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能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清流县地小人少、地处偏远,却能够英才辈出,物产丰饶,百姓安居乐业。

  【金鼎时代广场】【樊公庙】【樊神佛山】

  位于清流龙津大桥旁、河岸边那座高大壮观的高层住宅,就是清流县的最新标志性建筑——金鼎时代广场。金鼎时代广场占地 37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总投资将近一个亿,由名仕阁、风尚阁、君临阁三个单元组成,高度分别是 21层、20层和23层,是目前清流县最高的建筑。金鼎时代广场所处的位置是一块传说中充满灵气的风水宝地,从宋代至近、现代,那一带(包括现在附近的私人住宅、单位住宿楼等以及山脚下很大的范围)曾是一座规模宏大 的樊公。樊公,原名樊令,五代秀州华亭县人(今上海松江区),唐末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奉命入闽剿寇,战死于清流的罗城之凹。 宋朝淳熙年间,清流人为了纪念他保卫县城的功绩建造了樊公庙,俗称渔沧庙,樊公被尊为 “樊王福主”、“樊神”、“樊公尊王”,是福建省境内26大民间神灵之一,也是清流县的福主神。 据古县志记载,樊公庙落成当晚,出现了神奇的“天开眼”现象,天空中自西向东,光照明如皓月,电焰摇曳,一开即合。 清流县人每年八月十四至廿九或卅日都要举行隆重的迎神樊公会,纪念樊公八月二十八日诞辰。在宋、元、明、清时期,清流县的八月 樊公会逐步与商品贸易结合,发展成为华南数省非常重要的一个贸易中心。会期从七月底一直延续到九月份,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广东、福建以及 广西、四川、蒙古各省的客商都会如期运送各地货物云集到这里,在樊公庙附近进行贸易。会期内有“奉神像出游、游灯庆神、演杂剧乐神、送神归庙、县官致祭、 信众还愿”等多项大型民俗活动,届时人山人海、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在宋代,出现了许多樊神显灵御寇捍灾的神话传说,元代时樊公被敕封为“渔沧感应王”。樊神显灵流传最广的故事有两个。一个显灵驱寇:宋朝绍兴年间,江西巨寇来攻清流城,当时城中兵力很弱,根本无力护城,正在大家惊慌所措的时候,前方士兵回来报告说:那些盗贼自动逃跑了,抓到的一个俘虏招供说,听到清流城金鼓如雷,突然看见一员大将带领大队兵马,刀枪林立,旌旗猎猎,从庙后山上向他们冲去,盗贼全部吓得四散奔逃。另一个是显灵清除 狡诈邪恶行为:传说明朝万历年间,一次八月樊公会期间,刚刚把樊神请出来准备“ 奉神出游”,庙后就火焰冲天并且无法扑灭,但是樊神却保全了。大家都觉得这次火灾很蹊跷,虽然清流经常有火患和寇变,但是建了七百多年的樊公庙一直安然无恙。后来发现,原来有个 奸诈小人想偷占樊庙这块风水宝地的灵气,居然把祖墓移到这里。于是樊神震怒,发起神火揭露并清除这一恶行。之后,清流人很快又重新修建起更加壮观华美的樊公庙。由于樊神驱寇护县、抗旱除病、趋吉避凶、有求必应,因此樊公庙历来香火鼎盛。一直到 1966年,樊公庙在红卫兵破“四旧”运动中 ,被强行拆毁。清流县的老百姓非常痛心,却又无可奈何。据说,当时有位老者站在东门桥上对路过的老百姓谈起祖辈流传下来的老古话:“樊神本天龙,投凡护清流;有朝庙拆毁,来日修成佛; 龙山生龙角,清流大昌隆”。老百姓半信半疑,不知所云,只是在茶余饭后偶尔传谈。非常凑巧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百姓发现后龙山的南山怎么看都象是一尊佛,(大家往右前方看,就是金鼎大厦背后的那座山)。当地老百姓说,那就是樊公修成正果的化身佛,现在都称它为“ 樊神佛山”,据说“樊神佛”很灵验,当你看到的“樊神佛山”像“佛”时,心中默默许下“财产、婚姻、子嗣、家庭”方面的良好愿望,就可以努力实现;当你看到的“樊神佛山”象“笔架”时,就可以祷求樊神佛保佑自己或家人“学业、事业有成”。民间还传闻说,金 鼎大厦就是高高的“龙角”,清流已经开始繁荣昌盛了

  【樊公潭】【神象交牙】【无忧钵】

  “樊公潭”,历代名人的赞颂诗词非常多。由紧紧相连的三个潭组成,依次为一潭、二潭和三潭,古县志形容这三个潭“ 相连如贯珠”。据说樊公潭内深不可测,时常有蛟龙出没。古书《山海经》记载,蛟龙是龙的幼年时期,有鳞无角,成年长角后才成为真正的龙。传说樊公就是天龙投凡来护佑清流的,而这些蛟龙自然倍感亲切,喜欢在此集聚。还有一个说法是:九龙溪由九条神龙共同管理,平时他们都深居在九龙湖中,而樊公是最尊贵的青龙,因此每年八月二十八日樊公诞辰日的深夜,九条神龙就会相约到樊公潭 拜谒樊公。原来蛟龙们常在这里聚会,所以樊公潭不深都不可以。我们再看第二潭和三潭之间、河的两岸各有一块突出的岩石,这个地方就是清流县出高官人才的风水地象标志“神象交牙”。传说在很久以前,两边的石栏是活的,每到夜晚九点以后,就会悄悄向河中心合拢,清流城关的河水就会慢慢高涨起来,这时候,河中的龙子龙孙和水族精怪就会聚集到清流城关河段,直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石栏又慢慢收回到岸边,河水又恢复到白天的状态。传说这些水中的精灵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在清流县里投胎,并成为朝廷或府衙各类官员。在明朝时,就清流县就先后出现了翰林院编修 、著名诗人赖世隆和吏部尚书裴应章。裴应章从政四十多年,政绩卓著,不但防辽国入侵有功,智谋平息湖南郧阳叛乱,而且力持正义、敢于改革,受到万历皇帝的嘉勉, 裴尚书还乡病逝后,明神宗又追赠他“太子少保”荣誉称号。我们说,有改革就一定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据说裴应章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人,有的邪恶小人为了报复,就到他的家乡来使坏,知道“神象交牙”的秘密后,就派人在晚上偷偷锯断石栏,据说当时石栏流出了鲜红的血汁,天空中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老百姓说,真是天都不肯呀!从此这里的石栏再也无法合拢了。石栏的前面是樊公潭的第三潭,这个潭也叫“无忧钵潭”。据说这里的河岸边住着一位姓伍的大善人,一生只做善事,见了蚂蚁都舍不得踩,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一个白须老者告诉他,在北门渡口,有八个和尚被共栓在一条绳索上,要他去想办法解救他们。伍善人想,一个老百姓有什么能力救这么多人呢?但是人命关天呀,一定要去。第二天一早他带上干粮来到了北门渡口,他左等右等,就是没有看到八个和尚。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这时他看见有个人用一根绳子捆了八只石 润(学名棘胸蛙)走了过来,伍善人看着那八只石润眼泪汪汪的样子,于是出钱把八只润都买了下来,并立刻在北门渡口放生了。过了几天,伍善人到河边洗菜,八只石 润驮了一个紫砂泥钵送到他面前,怎么也不肯走,伍善人想,可能是一定要送给我的吧,于是就把砂钵带回家。伍善人觉得砂钵也没有什么用场,就吩咐媳妇们用砂钵盛稻谷喂鸡,可是每天早上起来,都看见稻谷堆了一满钵,而每个媳妇又都说根本没有放那么多。于是伍善人试放了一些米,第二天发现又是一大钵米;再试放几个光洋,第二天就变成一大钵光洋。伍善人一家喜出望外,从此衣食无忧、日渐富裕,全家人都管这个砂钵叫“无忧钵”。再说伍善人所有的儿子都成家后,终于有一天要分家了,大家都抢着要无忧钵,谁也不肯让谁,最后竟然大打出手,弄得兄弟手足头破血流。伍善人看了非常痛心,说,你们不要争了,我去问问石 润到底该给谁。于是他来到潭边,一狠心把无忧钵沉到了潭里,并且许愿说,以后要有齐心协力的十兄弟,或者用谷糠搓绳才能把无忧钵钓上来。

  【青龙峡】【横口“七螺官桃源埠”】

  龙津峡为什么又叫“小三峡”呢,龙津峡有如龙形曲折婉转,并且每道河弯的山势风景往往变化多端,可谓“美景依水生,湾湾风景殊”,大体上可以分为雄伟俊秀的青龙峡,险峻清秀的崆峡和开阔雅秀的象背峡。从刚才到现在,我们正在游览的就是龙津峡的第一峡“青龙峡”,这段河峡主要由清流县城的龙脉山构成,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洋溢着龙文化的灵动与神韵,两岸青山雄伟连绵,仿佛青龙戏水,气势壮观华美,山峰 俊秀幽深。这一带也是当地居民徙步锻炼、垂钓休闲和郊游的重要区域,目前已有台商投资筹建国际垂钓休闲度假中心。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龙津河流域的又一块风水宝地——横口“七螺官桃源埠”。大家往前面看:青山横亘, 田园优美,突然开阔的水面与前来的水流形成一个“汤勺”状,青山和田园就象是被盛在“汤勺”里,恍如清新秀丽世外桃源。由于这里植被良好,自然环境优美,同时也成了各类飞禽走兽的天堂。经常可见到鹭和各种鸟雀自由飞翔,偶尔还可以看到野兔、飞狸和猴群。据这里的老人讲述,村场是块“七个螺丁、七个官印”的风水宝地,可以出七个官员,某朝时有个大家族居住在这里,果然出了七个官员。后来子孙往外发展就搬走了,那户人家的古屋地基至今还在。前面这棵古老的大枫树,已经有六百多岁了。古枫树旁的社公(土地神)庙,历史悠久,据说不但灵验而且管辖地盘非常广大,有“千里来龙,万里水口”之说。在公路开通以前,龙津河一直是通往永安、福州等地的水上交通要道,不管是人员往来或是运粮、送货、艄木排的,都会在这里烧香祈求平安。

  【崆峡】【崆峡岭古关隘】

  乘船游龙津峡时,当游船好象已经走到尽头,没有地方可以去时,只要再往前一点就会发现“船到崖前疑无路,峰回水转又一峡”,这就是以险峻著称的“崆峡”。在“崆峡”的左前方的这片悬崖绝壁之上,就是清流古县志中记载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崆峡岭古关隘,关隘下临激流险滩,水底礁石林立。山崖中只有一条狭小的石道,可通达石岭最高处。元末时, 军功显赫的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陈友定曾在这里垒石建关,修建敌楼,派重兵防守,抵御由东南入侵的敌人。明朝正德年间和崇祯年间驻清流的县官多次重修敌楼,布置兵力守御。一直到民国时期才废弃。崆峡的河道特别狭窄,两边都是陡峭的石壁。老百姓说,虽然山上看去四季常青,却是“有木无材”,因为这些树木都长在石头上,几百年还是老样子,总也长不大,无法成材。不过,这也就顺理成章地保护了这里的自然生态植被。

  【黄石滩】【象背峡】【嵩口坪电站(群象交牙)】

  出了崆峡,河道开始宽阔起来,不但山势开始变化了,而且山体的构成也由岩石变成了土质,山上的植被与树种也不一样了。看到左前方的水面,觉得很平静,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却是九龙溪“九龙十八滩”中的一片险滩“黄石滩”。古县志中这样描述 “中有黄石屹立,浪势汹涌,水涨没石,则舟不敢下”。谚曰:“黄石蒙头,十舵九愁。”因此,元朝至正二十七年,陈友定曾组织人员开凿九龙滩石,以通舟楫运送粮食。但是,由于工程量大,始终无法根治其险。到了明代,黄石滩也演绎了一段关于清流藉吏部尚书裴应章 整治“十八滩”的感人故事。相传吏部尚书裴应章不但清正廉洁,而且非常体恤民众。有一年回乡探亲,当时只有水道,他想到“九龙十八滩”给整个流域的人民群众带来诸多的风险和不便,决定再次整治“十八滩”。一路上,他带领部下一边行进一边把滩上突出的巨石炸毁。有个风水师告诉他,十八滩是 裴应章家族的风水滩,每个滩上一个巨石都暗示家族要出现的一个高官,每炸掉一个巨石,他的家族就会少出一个高官。但是 裴应章为了父老乡亲的安危,仍然沿着水路清理险滩,毫不动摇。到黄石滩时,风水师又告诉他,这个巨石代表你自已,请不要再炸了。裴应章沉思了良久,考虑到此时正是和 宰相张居正共辅朝政的重要时期,再看看这里水面还比较宽,才没有炸这里的巨石。现在我们进入了龙津峡水面最宽广的一段,这里视野开阔,水阔天高,两岸的山势变得低缓而厚实,一个个绿色的矮山包远远地看去仿佛是一群大象敦厚的背部,这一带因此得名“象背山”,这片美丽的河就叫“象背湖”。象背山上那些苍翠的林木多是杉木、松木或果树,均是可用之材。在这一带有时还可以看到长尾雁、红腹锦鸡 等珍稀飞禽和水鸭。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大象只露出背,他们都在水里埋头苦干什么呢?民间传说,他们都在默默地做共同的一件事,把他们长长的象牙和从上游冲下来“神象牙”交织在一起,努力为清流县蓄足河水、培育人才。我们在前面讲到,为清流县聚养人才的“神象牙”被坏人锯断了,连苍天都震怒,九龙溪里的九条神龙知道后立即前来救援,就在前面的一段水域遇到了顺流而下的“神象牙”,于是九条神龙一起用神力、注神气、献龙血,把“神象牙”牢牢种在了就近的河段上,使“神象牙”又恢复了生命力。非常巧的是, 1969年,福建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到龙津河考察水电站选址时,就看中了“神象牙”所在的那个河段,并由闽江水电工程局施工,于 1972建成了嵩口坪水电站。嵩口坪电站水头设计19 米,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高265 米,坝长175米,坝顶高程287 5米,总装机6400千瓦。总工程量为70064万立方米。总造价 1147686万元。电站建成后,坝址以上流域面积达 1921平方公里,水库库容为1676万立方米,年均发电量3500千瓦时。这个电站的 建成,不仅恢复了“神象交牙”聚水聚财的功能,还为清流经济发展提供了电力保障。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