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故事]两种沾着裴尚书余光的帽子
2010-09-26 16:11:00  来源:  责任编辑:邱东莲  

巫廷南

  裴尚书是宫保尚书,即吏部尚书,也叫“天宫”,又称“大冢宰”。再加上太子大保的衔头。宰相是正一品,而尚书是从一品,也就是说清流曾经出过一品官,所以清流人有两种帽子是沾着这位一品大员的余光的。

  一种是新郎官戴的礼帽。做新郎,也叫“小登科”。登科是科举时代的进士及第。凡是做新郎官的,从起轿,新人入门,到谢客的三天内,只要你族中出过举人、进士,而作为迎仪仗的锣封,轿封,高照灯笼上,俱可大书举人、进士的衔头。作新郎的人,可以穿上相应的礼服。其礼服:明朝时为乌纱圆领;清朝时为红缨顶戴,蟒袍补褂;民国时期是博士帽,马褂套长衫;现代为博士帽配上西装革履。清流新郎官的礼服,可以像当年状元打马游京一样,身上披红,礼帽上簪金花。而与我们毗邻的宁化安乐地区的新郎官,若是与本地区通婚,其礼服既不披红,也不簪花。只有到清流地区来娶亲的,我们清流人按自己的礼仪风俗,给他披红簪花。相比之下,清流的新郎官,就风光排场得多了。

  第二种帽子是丧服期的斩衰冠,即父母去世时,作为孝男的孝冠。我们清流地区的孝冠制法,以竹箨做里面的框架,外面糊上白纸缨,两边缀上草缨,里面套上素巾,戴起来庄严肃穆。而外地区的孝冠,只用稻草编一个与头一样大小的圈圈,后托一条稻草辫,俗称“马笼头”,戴在头上,寒碜之极。相比之下,清流地区的孝冠,给逝者增加不少哀荣。

  以上两种帽子,到底是裴尚书亲自向皇上讨封,或由皇上封赠,还是因裴尚书的官阶品级而来呢?我们不得而知,只是清流人都认为与裴尚书有关。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2023009287号-1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35120210013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