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抬升和溪水强烈侵蚀切割,形成境内低山丘陵广布、盆地零星并以低山为主的丘陵山地地貌,同时,县境内地形的横向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北部城关——林畲一带,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抬高;南部里田——沙芜一带,多分布中山和低山、丘陵和盆地,呈相同排列。 第一节 类 型 堆积盆地分布于林畲、嵩溪、里田、李家一带,面积67.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7%,切割深度多数少于10米,局部洪积地形可达50米,地势平缓。 丘陵面积392.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1.6%,海拔高程300~500米,残坡积土层普遍发育,沟谷是“N”形,分布于嵩口、田口、赖坊一带。 低山分布在温郊、长校田源一带,面积99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3%,切割深度150~450米,有较为明显的山脊线,走向多呈北东及北北东,分布二级夷平面,河谷发育多是“N”形,少数为“U”形,残坡积土层厚度2~5米不等。 中山分布于嵩溪、温郊、赖坊一带,面积20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1.1%,地势较高,有明显的山脊线,分布一线夷平面,沟谷发育,河流湍急,河床比降较大,流水呈强烈的下切作用。 山间盆谷面积17.0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4%,零星分布于全县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