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成土母岩主要是震旦系酸性岩,中生界沉积岩,根据清流县林业用地土壤普查,按照《福建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分类暂行方案》的分类标准,全县林业土壤分为5个土类,10个亚类,23个土属。 红壤 分布在海拔250——1000米的丘陵山地,总面积为221.59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94.6%,是清流地带性土壤亚类,在本土类的五个亚类中,以红壤面积为最大,达166.09万亩,占本土类的70.89%,广泛分布于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的山坡,山顶或整个山体,PH值在3.5——5.1之间,有机质含量0.5——6.44%。可分为4个土属:酸性岩红壤70.26万亩,占42.3%,泥质岩红壤36.33万亩,占21.87%,砂质岩红壤55.99万亩,占33.71%,石灰岩红壤3.52万亩,占2.12%。 黄红壤 面积16.21万亩,占6.9%,主要分布在长校、沙芜、灵地等乡的部分地区,本亚类有3个土属:泥质岩黄红壤面积41602亩,占25.67%,酸性岩黄红壤72345亩,占44.64%,沙质岩黄红壤48111亩,占29.68%。 暗红壤 面积16984亩,占0.76%,主要分布在余朋、温郊、洞口、大横溪等乡村茂密的阔叶林下,山坡中下部的水沟边。本亚类土属有泥质岩暗红面积1988亩,占11.71%,沙质岩暗红壤面积14996亩,占88.29%。 水化红壤 面积22988亩,占0.98%,分布于海拔300~500米山坡下部,溪流岸边或谷地,呈零星小块关分布。本亚类土属有:酸性岩水化红壤1361亩,占5.92%,泥质岩水化红壤16530亩,占71.91%;沙质岩水化红壤5097亩,占22.17%。 粗骨性红壤 面积35.29万亩,占15.06%,分布于500~800米的山坡上部。本亚类土属有本性岩粗骨质红壤12.17万亩,占34.49%;泥质岩粗骨性红壤8.25万亩,占23.38%;沙质岩粗骨性红壤14.78万亩,占41.87%;石灰岩粗骨质红壤870亩,占0.25%。 黄壤 面积18429亩,占0.78%,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中山地带的大丰山和里田乡的鳌峰山。本亚类有2个土属:泥质岩黄壤面积6536亩,占35.46%;沙质岩黄壤面积11893亩,占64.53%。 粗骨性黄壤 面积986亩,占0.04%,分布在大丰山和里田乡鳌峰山等海拔1000——1500米的山峰,只有一个土属酸性岩粗骨性黄壤。 草甸土 面积1781亩,分布在大丰山主峰海拔1600米以上地带,只有一个土属砂质岩山地草甸土。 石灰性土 面积2020亩,分布在林畲乡石下村,只有一个土属黑色石灰柱土。 酸性紫色土 面积10.38万亩,分布在嵩溪、东华、里田乡海拔300~800米的丘陵地带。有2个土属:泥质岩酸性紫色土30497亩,占29.39%;砂质岩酸性紫色土73256亩,占7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