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旧栏目 > 清流县志
卷四农业第六章渔业第一节资源
2010-12-16 16:50:00  来源:  责任编辑:邱东莲  

  清流县境内主要溪流有:龙津河、嵩溪溪、长潭河、罗口溪、罗丰溪和文昌溪等6条,总长199公里。全县水面总面积59321亩,可养鱼面积51629亩,放养水面29615亩。主要由溪河、水库、山塘、池塘、水生塘等水域组成。其中溪河、水库水面49600亩,可养殖水面49300亩,占全县可养殖水面95.49%;放养水面27063亩,占全县放养水面91.38%.养殖效益较高的池塘只有1277亩。此外,还有可养鱼稻田面积约91433亩。

  境内温泉资源有6处,主要分布在嵩口、余朋和东华,常年水温在29.5~84℃,水质透明无味,为温水性鱼类越冬保苗天然环境。东华乡暖水塘村水温适中,建有罗非鱼越冬保苗基地。李家鲜水村鲜水塘为清流县优质淡水鱼产地,所产淡水鱼味道鲜美,驰名县内。

  县内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定居性、半回游性、溪河性鱼类均有。全县淡水鱼类有61种,分别隶属于13科45属。其中鲤科37种,占60.66%;鱼科和鲳科各5种,占8.20%;其它10科14种,占2.30%。

  1950年,全县养殖鲜鱼产量3吨,捕捞产量7.5吨,总产10.5吨。1962年,养殖面积182亩,产量增至4.85吨,溪河捕捞6吨,全年产量10.85吨。1965年后,养殖面积和鲜鱼产量逐年下降。1965~1980年,养殖面积停留在200~500亩之间,产量徘徊在5~12吨之间,总产量在20~30吨之间。80年代后,农村经济政策放宽,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成倍增长。1985年,养殖面积达1620亩,产量179.8吨;溪河捕捞195.1吨,总产量374.9吨。1990年,养殖面积上升到4315亩,产量469吨;捕捞产量477吨,总产上升至946吨,总产量比1985年增长152.3%。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2023009287号-1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35120210013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