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985年6月,全县组织人员调查林区资源和进行林业区划。在摸清全县林业资源的基础上,将全县分为3个林业生产区。
第一区,中部低山河谷用材林区 包括沙芜、田源、东华、嵩口、龙津5个乡镇34个行政村,还有2个国营伐木场、1个国营林场。林业用地面积86.13万亩,人均山地25.19亩。本区位于县境中部,九龙溪两岸,南北高,中间低,是溪流较多的河谷区,气候温暖,一、二级土壤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8.16%。本县的田源乡新村划出1.2万亩马尾松中幼林为采脂基地;1990年建成47.17万亩的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 第二区,东部中山用材林区 包括温郊、余朋2个乡9个村和2个国营伐木场。林业用地面积44.28万亩,人均山地54.18亩。森林覆盖率为78%。本区地形东部高,西部略低,呈自东向西倾斜,最大谷地是余朋至蛟坑一条狭长地带,土壤为红壤,森林资源丰富,是本县重要的林区。在该区规划建设22.1万亩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并加强对太山、余朋、梧地等村毛竹林的管护,以提高主竹数。 第三区,南部低山高丘防护林、薪炭林区 包括长校、里田、灵地、李家、邓家、赖坊6个乡46村。林业用地67.12万亩,人均山地15.26亩。本区边缘为中山区,部分地区如李家、灵地、邓家处于盆地底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该区规划发展以马尾松、木荷为主的防护林、薪炭林。在里田乡的南北地区,长校北部计7个村发展用材林,其余各乡村均着重发展防护林或薪炭林,并建立17.18万亩速生丰产商品材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