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清流新闻
更多》党员之家
更多》文化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旧栏目 > 清流县志
第一节 机 构
2011-05-19 17:08:00  来源:  责任编辑:邱东莲  

  一、驿

  宋元符元年(1098)清流置县时,设二驿;皇华驿和九龙驿。

  皇华驿 明洪武间改为玉华驿,明成化十年(1474)改为玉华公馆,成化二十七年复设驿,驿道40公里,由县城至嵩溪至林畲至五通凹与明溪县交界。

  九龙驿 明崇祯二年(1629)裁撤,后由铁石矶巡检司兼领。

  二、铺

  清顺治四年(1647)撤驿设铺,分南路抵宁化县设二铺,东北路抵明溪县设七铺,西路抵宁化县设一铺。后复设驿。

  南路二铺 县前铺、吴家铺。

  东北路七铺 雷公铺、小嵩铺、吴地铺、玉华铺、太平铺、子孙铺、五通凹铺。

  西路一铺 暖水铺。

  三、邮政局、所

  清光绪三十年(1904)撤销驿站,光绪三十二年,县城关人邹启权向归化(明溪)邮政局领办清流邮政代办所,开始寄收平信、挂号信、小额汇兑、小件包裹。

  民国初年改称中华邮政,清流邮政代办所继续代办邮务。民国25年(1936),邮政代办所升级为三等邮政局,租用县城丁字街(今进步街)阳氏祠为局址,首任局长林焱。分设嵩溪邮政代办所,嵩口、沙芜、赖坊、李家等4村邮政代办信箱。

  民国21年8月,清流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同时建立清流县苏维埃邮政局。人员均由省苏区调派,邮路以各游击区路线为主,递送机要文件时派武装护送。民国23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苏区邮局撤销。

  1950年2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民国县政府邮政局,由原局6人维持邮政业务。1952年1月,设立嵩溪、嵩口、林畲、沙芜、长校、灵地、李家、罗坊邮政代办所。1953年,嵩溪代办所改为邮政所。1954年3~8月,先后增设林畲、沙芜邮政营业所,同年11月,长校邮政代办所改为邮政所。

  1958年,邮政管理体制下放地方,清流县邮政局划归县人民政府管辖。

  1962年增设农村信箱28个,至1963年全县农村信箱达33个。同年1月,邮政体制收归“条条管理”。4月,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嵩溪、沙芜、嵩口、灵地、长校5所邮政支局条件不具备,7月1日起恢复原邮政所建制。同年,为扩大报刊发行和方便群众订阅报刊,县邮政局设立报刊零售门市部3处。

  1964年元月,嵩溪邮政所改设邮政支局。1968年8月,县邮政局成立革命委会员。11月,县邮政局下放县革命委员会管理。1972年,县工业局、交通局、邮政局合并为工交局,成立邮电交通服务联社。1973年7月,撤销工交局,恢复邮政局。同年11月,邮政局、电信局合并更名为清流县邮电局。12月,确定全省邮电系统以条条和县革委会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

  为适应乡镇经济建设发展需要,1984年5月12日,嵩口邮政所改为三等邮政支局。1990年,县邮电局下设嵩溪、嵩口邮电支局,田源、沙芜、赖坊、灵地、李家、邓家、长校、里田、余朋、温郊、林畲乡邮电所;农村邮票代售处31处,城乡信筒信箱131个,农村红领巾送报站16处。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2023009287号-1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35120210013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