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交通不便,村庄分散,商店较少,农村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的交易多在圩集进行。宋代,清流即有市场,此后,市场逐渐增加,明嘉靖间有太平店、十字街、长校、余朋、白石、吴地、廖源、清口、长仞、坪背、嵩溪、林地、赖家、林畲、围埔、嵩口营、梓材坑等墟集17处。迄至民国时期,除县城外,有嵩溪、林畲、嵩口坪、田口、沙芜塘、芹溪、曾家、罗口洋、洋塘、邓家、长校、龙光、里田、梓材坑、草坪、岭下等16处。此后,随着交通的发达,政区的变更,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的圩场自然消失,有的又重新增加。解放初至1975年,有城关、嵩溪、嵩口、灵地、赖坊、长校、沙芜、林畲、里田、田口等10处。1980年,又增加余朋、李家、邓家等市场。至此,全县构成一个乡镇一个圩集的布局,而且各个圩集均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