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经营存款业务,始于福建省银行清流办事处成立之后的民国26年(1937),当年存款达717.63万元。金融业在清流初兴,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受到抗战浪潮冲击。民国27年,剔除金库存款外,存款仅61户103.91万元,比上年下降85.5%。由于时局动荡,人民穷困,民国29年,余额83.02万元,比民国26年下降88.4%。至民国38年,存款余额仅余角分尾数。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清流县支行开展存款业务,仅有机关、团体、金库存款余额0.9万元,当年实行现金管理,规定各单位资金必须存入银行。至1955年,每年存款余额仅在2~3万元之间。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流通扩大,1958年企业、商业等存款猛增至114.4万元。自此,存款稳步上升,1965年,达376.1万元。1976年,存款达1519.5万元。贯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商品流通继续扩大,1980年,存款达2245.3万元。各专业银行成立后,拓宽业务路子,开展剧烈竞争,1990年,银行存款达12156.2万元。
年 份
|
企业存款
|
财政存款
|
农村存款
|
信托存款
|
基建存款
|
其他存款
|
1960
|
3.6
|
10.2
|
96.6
|
|
5.0
|
|
1962
|
111.3
|
39.5
|
49.1
|
|
8.1
|
7.4
|
1965
|
126.1
|
92.8
|
156.1
|
|
1.1
|
|
1966
|
88
|
69.5
|
257.1
|
|
161.6
|
237.7
|
1970
|
336.8
|
136.3
|
128.6
|
|
63.7
|
|
1976
|
514.5
|
193.9
|
750
|
|
61.1
|
|
1978
|
821.6
|
340.3
|
3009
|
|
106.6
|
|
1985
|
2053.7
|
222
|
1258.5
|
79.5
|
|
71.7
|
1990
|
4386.4
|
1017
|
5935
|
89.5
|
|
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