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案工作 1983年开始,县政协采取全会提议案、委员来信来访,召开对话会和座谈会的形式,征求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对本县政治生活、经济建设、文教卫生和群众生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当年,委员提案19件,被采纳15件。为提高工作效率,1984年,成立提案委员会。至1985年,省市县委员提案141件,涉及工农业建设、科技文教、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保护妇女权益、侨务和宗教等方面,其中133件被采纳。1987年11月至1990年,委员提案和书面建议83件,就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事制度、企业管理、发展农村经济以及物价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此县委、县政府办公室除下发文件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外,还指定专人督办,做好协调工作,使办案效率与质量得到提高。 二、考察调查
1984~1990年,县政协对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开展16次专题调查考察,召开座谈会16次。调查考察的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采纳。1984年10月组织政协委员对龙津河水系淤积情况进行专题调查,提出3条可行性建议,使龙津河水系的利用和保护得以加强。1985年11月,组织调查本县个体工商户和市场情况,提出加强市场管理的5点意见,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1986年4月,组织委员对全县的林区进行为期4天的考察,写出《林区考察报告》,对森林的生态作用、人工林的管理、伐木场的发展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引起县政府重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1987年4月,与有关部门联合组成视察组到清流一中进行为期8天的视察活动,写出专题报告,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和措施。1988年上半年,先后组织委员赴里田乡考察教育工作,提出整改意见;赴东华乡考察春耕生产,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到嵩口镇和温郊乡调查考察学区教学情况,就语文和英语教学问题提出建议;到灵地草场、里田葡萄园、邓家罗坑坪杨梅基地和田源新村柑桔场考察,提出基地的近期工作和远景规划等,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纳。8月,组织委员对琴源水库、渔龙岗电站、嵩口坪电站调查考察,对有关电价、水电资源开发、人才选聘以及电力出路等提出意见,均被政府采纳。1989年3月,组织委员考察城关养猪、养鸡专业户,对基地建设和饲料问题提出建议,被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7月,针对夏粮入库的资金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写出《夏粮入库资金解决情况的调查考察报告》,提出解决夏粮和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8条建议。县政府及时召开有关部门会议,制定措施,促进夏粮入库的顺利进行。为开发灵地连片6.2万亩丘陵、缓坡地,组织政协委员实地考察,提出围栏封山、引进美国良种、人工建植牧场,以保护水土和发展牧业的建议,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至1990年已开发4000亩。
三、文史资料 1983年,设立县政协文史工作组,聘请1名专职工作人员,由1名副主席分管。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和编辑出版工作,1987年改称文史工作委员会,为使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更加广泛和趋向正常化,当年发展文史通讯员30人。以后,每年均召开一次文史工作会议,研究文史工作任务和征集内容,坚持“存真求实”和“广征博采与重点征集相结合”的原则,至1990年,出版《清流文史资料》5辑,另出版《清流今古》、《奋马扬鞭四十春》专辑,计56万余字,内容涉及革命史料、文物资料、历史人物、旧闻轶事、风景文苑、民间传说等,每辑印数为1000~2000册,除与本省各县市交换外,还与省内外一些高等院校、文史单位建立联系,开展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