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旧栏目 > 清流县志
第一节 计划免疫
2011-06-12 16:23:00  来源:  责任编辑:黄柳青  

  民国28年(1939),清流卫生院建立,具体的防疫工作业务主要有接种牛痘、霍乱疫苗。当年接种2900余人。民国35年,增加鼠疫苗和伤寒疫苗,接种人数5294人。此后,因时局动荡,年接种人数逐年减少。民国36年接种人数尚有3420人,至民国38年只有1000余人。解放初,防疫工作仍由卫生院承担,县人民政府多次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全县各乡村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的治疗。1957年,县防疫站成立,防病工作得到加强。1963年,预防接种增加伤寒、百白二联、白类、破类和麻苗等项目。1972年,实行一人一卡的免疫制度,建卡率为43.86%。1980年,实行计划免疫。次年,全县“六苗”(麻疹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卡介苗、乙脑、流脑)单项接种率平均为52.87%,“四苗”(麻疹苗、卡介苗、百白破、小儿麻痹糖丸)基础免疫应免疫人数2660人,完成数492人,覆盖率为18.5%。

  1982年,清流被省列为首批扩大免疫规划冷链试点县,预防接种按周、季进行,全县有周接种点1个、季接种点122个。1983年,全县儿童29691人,建卡数26090人,建卡率达87.9%,其中城关地区建卡率达97.14%。同年,县医院妇产科对新生儿开展卡介苗接种。1984年,县防疫站在城关作结核病免疫水平测定,测定615人,阳性率为43.58%。在实验小学和里田小学作白喉锡克氏试验,5~17岁176人,阳性率为88.45%,为计划免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986年,“四苗”基础免役覆盖率达80.48%,1988年4月,县防疫站在嵩溪小学开展白喉易感性监测,一、二年级学生223人,锡克氏试验阳性率为91.04%。至此,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年,全县儿童出生数2320人,建卡2309人,建卡率为99.53%,“四苗”覆盖率为85.71%。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人436人,总发病率为646.64/10万。

  1990年,全县7个初级保健试点乡有两岁以内儿童3647人,入保2380人,入保率达65.26%。全县婴儿出生数2682人,入保数1301人,入保率70.36%,建卡数2644人,建卡率98.58%。“四苗”覆盖率为88.57%。“六苗”单项接种率均在90%以上,“四苗”基础免疫应免疫2682人,完成数2375人,覆盖率达88.55%。是年,全县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333人,总发病率为241.49/10万。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2023009287号-1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35120210013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