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只有极少数的妇女能得到围产期保健。民国29年(1940),全县产前检查1412人次,产后检查32人次,产后访视489次。民国36年,产前检查146人,产后检查103人,产后访视66人次,得到围产期保健的妇女人数每年为50人左右。 1953年,县卫生科、妇联,对城关地区40名孕妇进行产前检查。1955年检查211人,以后逐年增多,孕妇、产妇的死亡率逐年降低。1977年后,孕、产妇年死亡人数仅在1~2人,死亡率为0.5~1/10万。 80年代后,广泛开展科学接生,并开展农村孕产妇的试点管理,提倡产前检查、产后访视。1982~1990年,全县产妇住院分娩率为36.70%,产检率为68.86%,产访率为53.73%。1990年,住院分娩率达41.93%,城区住院分娩率达90%,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提高至93.46%和7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