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物普查
清流历史悠久,各类文物异彩纷呈,旧志称:有古迹25处、兵寨遗址6处、古墓葬86处、古祠16处、庙寺19处、社坛4处、庵堂7处,以及清流八景等。这些名胜古迹,年久失修,加以天灾人祸等因素,至今遗存寥寥。
1956年12月,清流县委开始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并派出调查组到老区重点村调查收集。其后,此项工作没有继续进行,直至1978年,文化馆会同各公社文化站组织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展开革命文物的普查和征集。这次普查征集到实物资料有4大类、10大件、42条标语。
1981年由文化馆吴济钰和东华公社文化站叶添发组成历史文物普查征集小组,在全县进行普查,征集历史文物11件。
1988年5月,由省、市、县33人联合组成古文化遗址普查队,在清流县境普查291座山头,8个石灰岩洞。这次普查发现古文化遗址46处,古生物化石遗址1处。采集石器34件,其中较完整的16件;采集较完整、可修复的陶器9件;各种质地和纹饰的陶片2185片。
同时,在沙芜乡洞口村的狐狸洞,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经中国科学院专家鉴定,为晚期智人,距今一万年以前。这次重大发现,是福建省第一次有明确地点和层位的重大科学发现,不仅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考古的空白,把福建人类活动的历史由六七千年推到一万年以前。同时,对于探索台湾旧石器时代“左镇人”与大陆古人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的证据,对于增强闽台学者的合作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10月5日,清流县人民政府公布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见下表。
类 别
|
名 称
|
年 代
|
地 点
|
保 护 范 围
|
古墓葬
|
黄连镇将巫罗俊墓
|
唐
|
嵩溪黄沙口天亮村
|
坟墓以及墓埕。前15米、左右宽20米。
|
古建筑
|
瑀公庙
|
明
|
长校荷坑大队东山村
|
庙基、庙身以及屋顶艺术雕刻。庙前四米,左、右各二米。
|
古建筑
|
九龙庙
|
明
|
南山村赖坊
|
庙基、庙身以及庙身木栏。庙前八米、左、右各二米。
|
古建筑
|
裴尚书门楼
|
明
|
城关生产街14号
|
门墙以及地面建筑。
|
古建筑
|
海会塔
|
清乾隆年间
|
温郊梧地村
|
塔身、塔基及附近地面和西湖桥桥身、桥基。
|
革命旧址
|
毛泽东旧居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林畲塘堀村
|
整座房屋以及房屋前埕地前18米、宽24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