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全县开展以“讲究卫生,防疫灭病”为中心的卫生运动,在原防疫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委会),由县长兼任主任委员。 5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中心,全民动员,捕杀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后改臭虫)等“四害”,清理消毒阴沟、厕所、猪牛栏,“四害”密度大幅度下降,疟疾等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控制。 60年代末,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明确提出以改水为中心的“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改造环境)。1975年全县有70%以上乡进行改水,全县人口中有50%饮用清洁水。80年代以后,爱国卫生运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县从治理“脏、乱、差”入手,整治市容市貌。1983年里田卢水村成为全县第一个卫生村,清流县被市评为文明县城。1990年,全县评出县级卫生村57个,卫生之家12731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