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清流新闻
更多》党员之家
更多》文化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清流文苑
浅谈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相融的历史渊源
2012-01-12 14:50:00  来源:  责任编辑:邱东莲  

清流县政协常委、委员 江天德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交响乐中的动人乐章,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与当地土著居民和谐相处,和合共生。闽南文化迁入客家人居住的区域,开启了客家人与闽南人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之先河,体现了客家人、闽南人的包容性和民族团结和睦的相融性。

  一、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

  客家民系是在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汉民族内一个特别民系。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据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教授研究,由于中原天灾战祸等原因,多次引起中原汉人南迁,历史上汉民族的迁徙与客家有关的有五次,第一次自东晋至隋唐,第二次唐末至五代,第三次宋元之际,第四次明末清初,第五次清同治年间。其中进入赣南、闽西、粤边山区的中原汉人,与古越族后裔畲、瑶等土著居民杂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创造出一支与中原文化相通、又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称为“客家文化”。 这些南迁汉人,操一种浓厚中原口音,并杂夹江淮官话的语言,称为“客家话”,讲这种话者称 “客家人”。 客家先祖为什么能在穷山恶水、毒瘴猛兽的艰苦环境中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且把原始荒野的崇山峻岭开辟为人类的乐园?这不仅与客家人 “坚毅不屈、开拓进取、团结互助、崇文重教、尊祖睦宗、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有关,还与客家人对民俗的传承有关。客家人的语言、饮食、建筑、生产、劳动到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工艺与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无不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和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客家节日。岁时节令的 民俗活动起源很早,如 春节,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过年”的传统也起源于上古。除过年过节,还有四时节令,以及其它俗信纪念。这些活动表达了人们的善良心灵,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在传承旧俗中,不断摒弃陋俗、继承良俗、增添新俗,使传统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更加绚丽,展示出中华民族客家人的传统文化风采。

  2、客家祭祀。客家人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一般丧葬仪规可分为葬、埋葬和葬后三个部分,或谓之三个阶段。一般实行二次葬!

  3、客家婚姻。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习气的影响;客家人属性成规,男婚女嫁定要“明媒正娶”,才不为乡邻讥笑。

  4、客家农事。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参上石灰肥田。 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 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这叫“帮工”等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是客家人团结互助、平等相待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二、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

  闽南 文化,系指生活在 福建 地区的人共同创造的(主要是闽南人),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 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闽南文化自 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 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 欧洲 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如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如拍胸舞、骑竹马、 舞龙、舞狮、车鼓弄、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搏饼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三、闽南人融入客家清流县塘背村的背景

  清流作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现保存着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资源,如嵩溪镇的客家先祖巫罗俊墓,江氏入闽始祖鲁野一墓,赖坊的古民居和马氏宗祠,李家乡的五经魁,长校镇的灵台山寺庙群和十番锣鼓等,极富地域特色,展示了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

  闽南人迁入清流县塘背村是五、六十年代的支援、开发山区热潮和惠安水库的移民安置。位于嵩溪镇的塘背村有9个自然村11个小组,共有1700多人;有一半是闽南移民迁入,他们来自泉州罗溪、南安、惠安等地,形成一道独特的人居景观。文化的创造者是人,且人又是“文化最忠实、最积极、最活跃的传播者。而文化远距离的传播,有赖于人口的迁移”闽南文化的传播是通过闽南人移居国内外而传播的。闽南人移居清流,不仅带来方言,也带来闽南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民间艺术、 民居建筑等等,并代代传承、发展和创新。这里的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包容性、相融性得到弘扬和发扬光大;在新的时期,作了全新的诠释。

  四、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的相融性

  1、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 中华传统文化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在塘背村每一个自然村都有传统的节日。如俗称本地队的团结组是正月16日,民主组是正月22日,上坑亭是10月15日,南家是11月15日,节日以圆冬节或庙会的形式举行;移民队的塘丰(分为一、二、三组)是正月21日,惠清是8月14日,南清(分为上、下南清组)是9月28日,节日以纪念移民到山区这一天的形式举行。共同特点是邀请亲朋好友同庆、欢聚一堂,分享丰收成果,谋划来年的生产、生活。

  2、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古越文化、土著文化和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优良因素等。在塘背村客家民居建筑文化,它高大、厚重的建筑风格,融青山绿水于一体,“土楼、围屋、四合院式”建筑等、“外适内和,体宁心恬”,由雅丽中求清幽,因简素求谐美,体现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体现客家人追求居处与身心和谐,从而获得精神恬宁的情韵和境界。塘丰、南清组的闽南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 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

  3、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民间信仰、建筑文化、婚嫁礼仪、方言交流等等都有所反映。如信仰方面,客家人崇拜神佛,信仰广泛。上坑亭建有五通庙,它与塘丰大桥头五通庙、嵩溪老街、青口村头、民主组敬供的神佛,名为五兄弟,客家人称为五通尊王;古时在八、九月份,五个村庄的客家乡亲要为他们兄弟举行相聚仪式,每兄弟一天,要欢聚五天;遗憾的是塘丰大桥头和上坑亭的庙宇毁于破“四旧”年代,上坑亭的庙宇于1997年修复一新,塘丰大桥头的庙宇至今没有修复。上坑亭的庙宇在举行竣工庆典时,闽南移民也带来供品祭拜五通尊王佛,与客家人一样迎接神佛。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融入一些客家语言,在客家语言中融入闽南语言,半猜半语,指手划脚,语言交流洋土结合、诙谐有趣;形成了闽南人会讲客家话,客家人会讲闽南话,这一独特的语言环境和人文景观。再如美食文化和酒文化方面,客家人纯朴热情好客,闽南人直爽干练灵活;饮食用料就地取材,形成独特“咸、烧、肥、香”的客家和闽南风味。比如在婚庆礼仪方面,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所谓六礼是:“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闽南人的礼仪,以糖果、饼干、香烟和面条等物品,作为礼节。在塘背客家与闽南人通婚,从拒绝到相互接纳和包容,礼仪上也以协商约定为主,减少了许多繁杂环节。如客家人的婚嫁,新娘子要用轿子晚上出门迎娶,闽南人是白天出嫁,新娘子走路步行。双方就必须协商一致,相互包容,才能解决问题,皆大欢喜。从前,闽南也有许多禁忌。如惠清的黄姓娶亲,不能上粉干和葱;粉干是用稻草绑的,有黄色,葱会黄掉,也忌讳。杜姓的办喜事,不能用猪肚,因为猪肚和“杜”谐音,也忌。彭姓的不宜用瓜子招待;因为,早年彭姓祖先居高山上,被山下人歧视。有一彭姓与王姓联姻。宴会完,亲家用茶招待亲戚。王姓人不明禁忌,说:用厚茶招待客人。彭姓人满脸不悦,拂袖而去。原来厚茶是闽南语“猴茶”的谐音,也忌讳的。当然,早年是相当讲究的,这成为当今的笑谈。客家人和闽南人互相尊重,互相融合,免除了许多繁文辱节和无聊纷争,互相取长补短,汲取精华,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自信,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注:闽南人婚姻礼仪讲述者,王振柯(塘背村南清人)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