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清流新闻
更多》党员之家
更多》文化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旧栏目 > 头条新闻
习近平先后两次到清流视察指导
2016-03-01 15:37:00  来源:  责任编辑:邱东莲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职期间,先后两次莅临清流视察调研指导工作。

  第一次是在1998年2月16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率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在市委副书记吴金容的陪同下到清流调研,先后视察了清流县第一家台资企业桦信茶果开发有限公司、嵩溪豆腐皮产业、大路口村。通过调研他充分肯定清流的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奔小康工作取得的成就;对如何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抓好干部作风转变作指示。(来源于清流县委办公室《送阅件》第1期1998年2月23日)

  第二次是在2001年4月,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到清流鸿伟木业、嵩溪镇农副产品公司等地视察调研。(摘自清流县志大事记2001—2005年)

  习近平在1998年2月16日调研后,召开座谈会作了重要讲话。这是一份重要的党史文献,今天,重新学习总书记这次讲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指导清流和三明老区的社会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对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等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莅临清流,是他关心和重视老区工作的具体体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一再强调:“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他多次深情表示:“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充分肯定了清流老区工作,特别是农村奔小康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我对清流的印象很好,清流县虽不大,但山青水秀,物产丰富,人民热情好客,确实是山好水好人更好。”“清流县的工作很扎实,通过清流县各级党政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清流县去年的各项任务都得到圆满完成。特别是全县基本实现小康,全面完成了农业的各项指标,从分管的角度,我对清流的工作表示满意。”“当年,毛主席诗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现已今非昔比,应该说是‘宁化、清流、归化,路宽林茂粮丰’。如果全国的老区都象清流这样,我看足以告慰先烈了。当然,我们长征的路途不停步,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理想目标是无止境的,要继续努力。”

  第二、习近平对清流依靠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台资农业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清流的优势非常集中,表现在:清流是山区明珠、内陆鼓浪屿,具有很好的自然资源。清流历史上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块红色的土地;清流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重点林业县、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和省烤烟基地县。清流水面资源丰富,可供各种水产养殖;清流矿产资源丰富,石灰石很多,煤的储量多;清流山地资源丰富,有被国际草种中心视为‘理想草场’的灵地草场。” “清流的台资农业有很好基础,如今天我们看到的台商许良远先生独资创办的清流桦信茶果开发有限公司就很好。很有规模,还有好几家台资企业,台商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潜力很大,清流的做法不错,清流也确实是值得投资的地方。清流的优势有的已经挖掘出来,有的还在挖掘之中,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清流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一定会上新台阶。”

  第三、习近平对如何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扶贫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强调指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农业增产首先粮食要增产。要下决心抓好农民增产增收工作,这是巩固小康成果、深化小康建设的实际措施。要摸清市场信息,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项目,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发挥优势,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要转变生产观念,各级党政部门、涉农部门在抓农业生产方面要由抓传统产业转向既抓传统产业又抓新兴产业。由单纯的跑田头转为既跑田头又跑码头,抓流通、抓加工、抓保鲜、抓科技,特别是要帮助农民抓信息,用市场科技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在谈到要确保农村稳定时指出,经济的发展是确保农村稳定的前提,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稳定。强调要始终把扶贫工作放在首位。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后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新村建设这一问题上,一定要对症下药、分类指导,努力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第四、习近平要求要扎实做好干部作风转变工作。他说,从整体来看,我省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辛苦,主流是好的,干部工作作风逐年向好的方面转变,要注意保护、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确有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引起群众不满,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热点问题,必须切实加以改进、认真解决。他要求,一是要加强宗旨教育,提高干部思想觉悟。二要充分认识“画蛇添足”的危害性,杜绝弄虚作假。做好农村工作,要提倡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三要进一步加强干部考核工作。四要切实改进乡镇一级干部作风问题。乡镇一级干部是落实各项政策、任务的基础,他们直接跟农民打交道,我们要始终把乡镇当成主战场,优化组合,进一步稳定乡镇干部队伍。村级班子是我们的基础,是社会细胞,村级班子解决好了,村级班子成员素质高了,农村问题就好解决,整个国家基础实力就强了。我们要在正确的路线指引下,抓住这个大好时机,积极解决村级班子建设问题。要不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农村人才培养要依托现在农村青年,要有计划地选材,重点培养一批初中、高中毕业生,使之成为农村基层干部来源,真正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农村班子队伍。

  (中共清流县委党史研究室刘善柱)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2023009287号-1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35120210013号 闽公网安备35042302000013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