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礼仪,在什么场合用什么词,其实都是有传统的。 现在,我们说话随便多了,很多能体现礼仪的词也不怎么用了。但是,有哪些词、该怎么用,还是应该知道,你说呢? 初次见面说“久仰” 分别重逢说“久违” 征求意见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海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向人祝贺说“恭喜” 请人看稿称“阅示” 请人改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 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至用“光临” 送客出门说“慢走” 与客道别说“再来”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 请人勿送叫“留步” 欢迎购买叫“光顾” 归还原主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
自称礼轻称“薄礼” 不受馈赠说“返璧” 对方家庭叫“府上” 自己家庭叫“寒舍” 对方父亲叫“令尊” 对方母亲叫“令堂” 问道年龄叫“贵庚” 问道姓啥叫“贵姓” 问道职务叫“称谓” 问道姓名叫“大名” 对方男孩称“公子” 对方女孩称“令爱” 自己妻子称“拙荆” 自己丈夫称“外子” 这些能体现礼仪的“客套话”,你记住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