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1日,清流县40名科级干部进修班学员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开展“学习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在短短4天多时间里,学员们身着红军服装,聆听专家授课、瞻仰烈士陵园、高唱革命歌曲、重走挑粮小道……一回回现场体验,一次次驻足凝眸,一遍遍追寻红色足迹,一次次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血迹摇篮之地;井冈山,广大党员干部心驰神往的革命圣地。从走进井冈山的那一刻开始,井冈山的红色氛围就感染着每一个人。 历时2年零4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为井冈山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巍巍500里井冈,100多处革命遗迹旧址散布其间,经过岁月的锻造,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感。 从开班仪式开始,从现场教师、特邀嘉宾和红军后代饱含深情的讲述中,学员们的内心深处就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撞击。 17日上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黄少群讲授的《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围绕井冈山斗争理论,引导学员调查研究、把握时政、坚定信念,分析革命低潮时期我党打造红军执行力的经验教训……授课以翔实的史料、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学员们的思想受到了震撼。 17日下午,《井冈山精神 代代相传》互动教学课程,以访谈、问答等形式,既创新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又给人们以无尽的遐思与启迪。 “死后不开追悼会,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我想,这样做,才真正做到节约不铺张……”课程结束时,伴随着扣人心弦的背景音乐,主持人念诵的原中组部副部长曾志遗嘱让所有的学员泪流满面。 科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张永顺说,聆听了曾志孙子石金龙、王佐孙子王生茂、老红军江志华孙女江满凤等革命后代讲述先辈及家人的感人事迹,令我深受感动。我们应该珍惜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责无旁贷肩负起建设美好家园的重任。 以史育人、寓理于史。10月18日上午,高举红军旗,身着红军服,沿着当年红军的行军路线,学员们挺进茨坪荆竹山进行拓展训练。在毛泽东宣布“三大纪律”的地方进行铁纪教育。行军深山、穿越河谷、抢滩登陆、越障攀岩;自制担架,包扎运送“伤员”……培养纪律严明、团队协作的精神。
19日上午,一面鲜艳的红旗,引导着学员们来到井冈山烈士陵园,在3.3万名无名烈士碑前聆听那段悲壮的历史。花圈祭英烈,誓言表忠诚。细细凝视着烈士的名录,目光抚过一块块碑刻和雕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科级干部进修班班长廖德华说,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倍感今天生活来之不易。以后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闽西北这块红土地上,兢兢业业,扎实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来报答革命先辈。
19日下午,学员来到小井红军烈士墓(130多位小井红军伤病员殉难处)。伴着《安魂曲》揪人心肺的旋律,姚玉珍老师深情的叙述,让学员们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学员李新群说,石碑无情烈士无言,他们的牺牲灿烂了这片天空,滋润了这片土地。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崇高的理想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定的信仰。我想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也要怀着无比坚定信仰,认真工作,认真生活。 20日上午,攀登崎岖陡峭的黄洋界哨口,吟诵着毛泽东那首豪气干云的《西江月•井冈山》,心中不由充满了激情与豪迈。学员们身穿红军服,现场参观、体验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后,感叹道:这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教学,不仅挑战了我们的身体极限,更使我们的心灵受到冲击。 中共清流县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科长雷群和说,这次“上山”学习收获很大,“下山”工作责任更大。瞻仰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经典……思想受到震撼,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意志得到锤炼。下山以后,要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全身心地投入干部教育事业之中。 中共清流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善柱感慨地说,这次井冈山之行有三方面的启示,一是我们要像井冈山那样用真情实感来缅怀革命先辈,来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二是要用真心来打造红色产业,要像井冈山那样造势、造魂、造神、造型、造景。三是要用机制保证红色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