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清流新闻
更多》党员之家
更多》文化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清流文苑
桐坑廊桥畅想
2017-12-25 16:48:51  来源:  责任编辑:邱东莲  

  那次到清流县温郊乡桐坑村采访,是个初夏日吧!当我们在村部门口下车后,步行十几分钟,一座气势雄伟、造型独特的廊桥便跃入眼帘。桥头题曰:“同福桥”。意思是包括黄家寨、雾露坑、莒林和化工、矿山等企业在内的所有桐坑人同福同德、百世昌盛。两旁屋柱上写着:

同领山川秀色金桥直达天衢路

福连锦里仁家翠水长掩礼义香

  廊桥是农耕时代的尤物。除了行走的便利外,也是乡野人家对自己的一种慰藉——许多廊桥都是农闲时节清坐闲聊的好去处。

  一座廊桥的形成,凝聚着周边村民共同的心智。当初,只是冲着实用而造,采集石料,砍伐杉木,烧制瓦片,都不是太难的事。村里的人协调能力也强,一切都井井有条,不需要有人催促,大家把跨越一条河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气力里。质朴的行为,使建桥的起点也充满了质朴——实在,并且耐用。设计者通常由乡村有建筑本领的人承担,用不着学历和证书,一切都在无语的信任中。他手中的工具,稍稍比划两下,就有一种成竹在胸的气派。这样的人也没有整天在工地上指指点点,只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点拨一下进展。关键的几个阶段,则用民间习俗来表示庄重和虔诚,也意味着对未来的憧憬。

  日子使廊桥逐步走向完善。今天见到了宽敞的长廊、顶上崭新的琉璃瓦,高高扬起的檐角,底下总是潺湲而过的河流。每天的阳光都有一个最佳时刻,投射在潋滟的波澜上,波光摇曳不定,反射犹如一只优柔寡断的手,在颤颤巍巍地抚摸着长廊未曾干透的挡板。木料汁液的余香,在廊内散发开来,让行人的身体带走。两边是可以安坐的木板或石条,刨平或凿平,准备承受南来北往的重负。不要多久,行人的汗迹就会坐熟它们。桥里光线有些昏暗,似乎定时在黄昏的色调中,正是缘于这样的光线,能够挽留匆匆而过的行踪。如果不是太急,不妨安然地躺下来,或者看一下手机吧!廊桥的本意就是助于闲散。人走上去,心绪就平和了。从廊内安装的栏杆朝外看水,不动的桥在前进的水中后退,这使水流的方向更加坚定。如果没有一座廊桥,我们乘筏经河道中间,正是思绪乱作一团的时候。

  当我们念起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果是人在廊里,简直就可以构成一幅淡雅的水墨小品——它的迷蒙、空灵,让人内心如水清澄和愉悦。夜色中横卧着安宁,如同一片巨大的芭蕉叶搭在两头,月光之下,波光之上,听虫鸣声大了又小,闻稻花香去了又来。上了年纪的长辈,是廊桥的常客,一支烟,一壶茶,崭新的桥体,古旧的话题,足于联想到青翠的禾苗和暮归的牛群。一样的空间,不同的趣味。乡村生活最完整的日子,是可以看到田野上到处都是收割的身影,在金黄的色泽中出没,“嘭彭嘭”的打谷声和使唤耕牛的吆喝声,都可以尽收眼底、尽入耳中。金黄的稻谷一担担挑回,歇脚廊桥,总会有几粒从缝隙中跳出,落在桥面上。一个夏季,忙碌的人跣足穿行于廊桥,印满了湿漉漉的脚印。进出是如此有意味,绿色的秧苗带着潮湿的水分,准备新一轮的生长;金黄的谷粒,却已从熟透了的稻杆脱落。

  不变的廊桥,轮回的通道。对于农事荒疏的人,不爱田野风光,自然也不解廊桥风韵。一边是越来越具有美感的桥体;另一方却是越来越麻木的心灵——骑着飞快的摩托车从另一条宽大的水泥路呼啸而去——田野稼穑不再吸引农家子弟了。廊桥内越发显得停滞的时光,映衬着桥外越发繁忙的景象。

  在安谧无声的“锄禾日当午”,站在古朴的廊桥清凉里,听着桥下“欸乃”的划浆声,我们所说的余味,已经这样的充足和深长……(邱林根)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