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清流新闻
更多》党员之家
更多》文化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清流文苑 > 
客家丰收颂
2019-01-29 16:02:59 江天德 来源:  责任编辑:  

9月23日,清流县林畲乡举办了以“‘桂’客盈门”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摄影:杨颖

9月23日,清流县林畲乡举办了以“‘桂’客盈门”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图为外籍客人也参加活动。摄影:杨颖

9月22日清流县里田乡举办了以“青新红韵”为主题的首届农民丰收节家庭田间休闲体验游活动是。图为孩子们参加活动现场。摄影:颍川陈

9月22日,清流县里田乡举办了以“青新红韵”为主题的首届农民丰收节家庭田间休闲体验游活动。摄影:颍川陈

周末回到嵩溪乡下,于玉华书院静坐甚好。我随手拿起案头一本《图说元初一》(龙岩王永昌、钟德彪先生主编的客家文化经典丛书),慢慢浏览,尔后用客家语细声吟诵:“十月交来小阳春,立冬万物当成熟;电光不闪雷藏身,家家屋屋赛收成。”

我偶尔抬头望窗外。那里沿着溪岸植有八、九颗柿子树、桂花树。柿子树、桂花树树高约5、6米,它们相依相伴,溪风徐来,吹来阵阵桂花香和丝丝柿子的甜味;金灿灿的柿子像正月十五的灯笼压弯了枝头,有好些个柿子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一眼望去让人垂涎欲滴。我来到院外伫立溪边,潺潺溪流伴着溪岸金黄的稻田,那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承载着的是客家人一年的寄托和梦想。王安石在《后元丰行》记载:“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干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是的,在瓜果飘香、满目金黄的季节里,几多诗情画意,收获几多欢歌。

春生夏长,秋冬收藏。秋分时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今年9月23日,中华大地亿万农民迎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就在前两天,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22日的《新闻联播》原声播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问候和祝愿。习近平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我认为,从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是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做法,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关怀;对于调动亿万农民和我们客家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提升农民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节日,理应是客家人应该隆重庆贺的喜事盛事。

物阜民丰,千年祈愿。首个“丰收节”的当天,在客家清流县里田乡举办了以“青新红韵”为主题的首届农民丰收节家庭田间休闲体验游活动,乡里邀请各地游客,共同感受农村变化,体验丰收的喜悦。葡萄采摘、古法稻谷收割体验、喂食小牛比赛等项目,让游客们真正体验了一把丰收的喜悦。在清流县林畲乡也举办了以“‘桂’客盈门”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活动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庆丰收为主线,通过开展人工插秧比赛、割稻子农事体验、特色农产品展示、射弩、挖地瓜、割稻子、稻田抓鱼等趣味农事比赛,全面展示悠久厚重的客家农耕文化、农耕文明和农业发展新成就、农村崭新发展面貌和农民新形象。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村民们辛苦良久,丰收在望,小酌庆祝,理所当然。这不,王驾笔下的《社日》称赞道:“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庆祝活动,好戏连台。据《福建新闻联播》报道:南平市为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当日在建阳举行了“武夷山水”六宝吉祥物动漫片发布、田园牧歌文艺演出、闽北风味美食节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各分会场分别组织乡村旅游、民俗表演、美食品鉴、农事体验等各具地方特色的活动。农民朋友与游客们欢聚一堂,共享文化盛宴,共庆丰收喜悦。我的本家江雄金先生介绍说:在客家祖地宁化县有趣地再现了宁化客家千年历史的“河龙贡米丰收祭”传统文化习俗。通过庆丰收活动,给游客带来“河龙贡米香、稻花鲤鱼肥、天鹅洞府奇、客家美食鲜”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割稻谷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收割方式,也是客家人的一项基本技能,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技巧方法。在庆丰收的活动现场,你可以亲自抱禾堆、脱禾粒、独轮车运粮,体验农事丰收的乐趣。犹记儿时光着脚丫,在清凉的泥土里奔腾欢跃,亲近土壤,感受农作物生长的奇妙与伟大,稻田里的蝗虫、蚂蚱、螳螂,还有各种虫子,还会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当然,运气好的时候,也能抓到泥鳅和黄鳝,甚至还能遇到野鸭子窝。活动当天上午,精彩的民俗表演后,举行了客家丰收祭仪式。客家长老们表演丰收祭,祈福发五彩粮米等。“有啊!好啊!”游客情不自禁地跟着长老祈福。随后,游客们在神龙身上插上写有自己心愿的彩旗。大家围者神龙载歌载舞,庆丰收,许心愿。宁化举办的这次 “首届客家农民丰收节”,还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放。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诗句:“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是啊,我手中的《图说元初一》详细记载客家生产、生活,原汁原味表述客家人家家户户如何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谷,打谷场里传出阵阵歌声,打谷子的声音一直响到天明,一派金秋丰收农忙景象和生活风尚。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在莲花山下嵩溪镇,这里是客家清流县进入秋冬季节日最多的一个乡镇。嵩溪镇大多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客家人,同时,他们也把中原许多传统文化与习俗带过来并保存下来。水有源,树有根。嵩溪客家人热情好客是出名的,也是有来由的。这里有个“杀老婆款待先生”故事。传说,古时候客家嵩溪有一户穷苦人家,母子相依为命,家里已米缸见底,仓门敞开,家徒四壁,只能靠红薯、野菜等充饥度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家里来了一位赴京赶考的教书先生。他浑身已经湿透,满身泥泞,说是欲投门下借宿一夜。母子俩满心欢喜,将先生迎进门来,又是端茶,又是让座。为了款待先生,母子俩狠狠心,决定把家里唯一的一只母鸡给杀了。本来,这家儿子的母亲,是指望把这只母鸡养大生蛋,换了钱再养兔、养狗、养猪、养羊、养牛,然后把牛卖了给儿子讨个老婆传宗接代,这只母鸡就是儿子的“老婆本”。所以,儿子在杀鸡时喃喃自语道:“杀老婆了!杀老婆了……”先生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十分感动,认大娘为干妈,认大娘的儿子为义弟。后来,这位先生考中了进士,官拜太守,回报了这家母子。善恶皆有报,是客家人遵循的朴实道理,也是做人本分。客家人好客的故事由此传开。

长期以来,客家嵩溪每年到了丰收时节各村就纷纷以各种形式庆祝丰收。一是感谢大自然的恩赐,让我们丰衣足食;二是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丰收为主题的有“圆冬节”,俗称过会期。如高地的十月朝,青溪的十月半,村村堡堡俱都过节,传统的习俗,世代沿袭,约定俗成。我的家乡上坑亭过的圆冬节则是10月15日,年年如此。过好“圆冬节”,有两件事是不能少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体修路。在节日的头一天,全村的男子,集体出工修路。有的清边沟,有的填坑补洞。劳动一天,铺好乡间道路,为了来到村里做客的亲朋好友,路好走,留下好心情、好印象。第二件事就是做糍粑。在10月14日这天,把石臼洗干净,糯米准备好。15日,天刚蒙蒙亮,家中的主妇便早早起床,把糯米用饭桶蒸熟。然后,唤醒家中的男人,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入石臼。这个时候必须要两个人才可以操作。先是用棕榈木制成的木锤,绕着石臼内用力的碾,用力的捣,待把糯米饭碾成一团时,才改用捶,其姿势和开山炸石打炮眼差不多。一边是年纪较长的在翻动糯米饭团;一边是年轻有力的小伙子有节奏用力地捶打,一般需要捶打个上千下,有时使木锤的还要换人哩。这时,糯米饭就变成了白白的、润润的、软软的,如膏、如面团且无渣,客家人称之为糍粑。糍粑可分为粉糍粑和水糍粑。粉糍粑是用早已准备好的豆类营养粉粘上称为粉糍粑。营养粉是用黄豆、花生、麻子等,经锅炒后磨成的。水糍粑是用红糖或白糖调匀在盆里,糍粑捏成半个拳头大小(粉糍粑亦相同),置入盆中,搅拌后待客用。

“圆冬节”里整个村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家家户户开渔塘捕鱼,放猪圈杀猪。亲朋好友相邀来作客、时间是不同的。这一天,有中午来的,有傍晚来的,宾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酒是早上热好的放在酒罐里备用,随时可取;菜是冷盘居多,客来就上。到村里的客人大多是整村“游”,吃了上家到下家,这家喝上三五杯、隔壁家又来请。“来的都是客”“这家会做人”。主人客人推杯换盏,互致祝贺、不亦乐乎。

客家嵩溪过“圆冬节”由来已久,据老一辈说,原来是由“做社”时为祈求平安演变而来的。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已无从考究,按现代人的理解是庆丰收。乡亲们一年的忙碌收成结束了,邀上亲戚朋友来此相聚,品尝着糍粑,喝着自酿的客家老酒。我想,这应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起源来由和过“农民丰收节”的典范吧。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国家层面把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当然也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的创造,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从节气上看,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客家嵩溪的“圆冬节”就是最好的诠释和传统节日的弘扬与传承。秋分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的思绪回到古人辛弃疾在《西江月》描绘“欢庆丰收的硕果,品尝丰收的喜悦”。我们今天如此闲适和谐的“夜生活”和“幸福生活”,不正是客家几代人苦苦追寻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神仙式生活吗?恐怕天上诸仙知道,也会纷纷下凡来。

“小雪之时是冬天,梨辕象鼻梨拔线;犣只牛牯去犁田,梨横刀上缚牛藤。”《图说元初一》书中还描述说,进入冬天,已届小雪,勤劳的客家人牵条大水牛去田里犁田,又在为下一年辛勤劳作,做足功课,做好准备。“客家过丰年。好啊!”“五谷丰登。有啊!”“四季平安。好啊!”祈福声似乎又在耳边响起,也唤起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我面对翻滚稻浪,连绵荷塘,心中默默祈祷:愿客家祈福习俗代代相传,绵延久远,颂歌悠长。

参考资料:

1 2018年9月24日《网信中国》《看习近平如何谋划这篇大文章》

2 2018年9月24日《福建新闻联播》《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福建怎么过?》

③2018年9月23日《福建微清流》《首届“丰收节”,新清流大地飞歌喜洋洋!》

④《图说元初一》(清)林宗树著,王永昌、钟德彪主编。2015年12月《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第78、79页。

作者:江天德 单位:清流县政协文史委

电话:13799157999 邮箱:13799157999@163.com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县政府院内)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