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清流新闻
更多》党员之家
更多》文化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媒体清流 > 
红军激战锅蒙山
2019-06-24 10:58:42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邹新根  

锅蒙山战斗遗址-渔沧峡口 (陈汝辉 摄)

六月,草木葱茏。

站在清流县里田乡凹头庙旁的小山包上,望着对面的锅蒙山,林木莽莽苍苍、延绵不断,伞状的树冠形如朵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蔚为壮观。

89年前,就是在这片绿潮滚滚的山林前,朱德在这里的豫章公庙书斋里,散播下革命种子,并且使这里成为清流县第一个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热土。

也是在这里,一场关键性的战斗——锅蒙山战斗,点燃了清流、宁化人民心中的革命烈火。

“从革命历史的长河来看,这场战斗只是一场规模很小的遭遇战,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在锅蒙山战斗纪念馆里,清流县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刘光军娓娓道来,“如果这场敌人原计划的埋伏战计谋得逞,有可能改写中国革命的整个历史走向。”

所幸,历史没有如果,这场漂亮的红军歼灭战已经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

敌人的阴谋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在上杭古田召开会议。古田会议后,为粉碎敌人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朱德兵分两路回师赣南、转战江西。其中朱德部到达闽粤赣三省交界的连城时,“会剿”总司令金汉鼎已率部穿插到古田和连城之间,切断了朱德与毛泽东部的联系。为解古田之围,朱德“围魏救赵”北击江西广昌金汉鼎的老巢。

锅蒙山战斗,就发生在朱德北击江西的过程中。

“朱德率领的军队从古田出发后,原本是要在连城与毛泽东的军队会合,然后转战去赣南,后来因为敌人先于红军进入了连城的新泉,于是只得改变路线,计划经清流、宁化,转去赣南。”今年70岁的罗文森说道。

1979年,为纪念红军入闽50周年,当时作为里田乡文化站站长的罗文森,深入乡间、寻访见证者,收集史料,有关于这场战斗的更多细节,逐渐开始广为世人所知。

1930年1月5日,朱德率领的红一、三、四纵队到达连城四堡马屋后,没收了当地大土豪马贤康的财产,并分发了部分给当地贫苦农民。1月7日,红军先头部队到达里田深渡村,并在这里与当地贫苦农民召开座谈会,宣传红军政策。

他们当时没有想到,就在离深渡不远的锅蒙山上,盘踞于此的一支地方势力正酝酿着阴谋,这支以马鸿兴为首的地方保安团,成员共有1000多人。他们打算等红军进入锅蒙山后,围截部队,给红军埋一个大“陷阱”。

老乡的情报

锅蒙山位于里田境内的渔沧峡,山势很险峻,上山下山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道。最关键的是,在一处狭窄的隘口上,有一道天然的石门,当地人称为“把门石”。“把门石”内,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幽深的山谷,山道就夹在山崖与深谷之间。

红军要从深渡到里田,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如何成功跨过这条布满陷阱的路,打赢这场必打之战?

“当地老百姓给红军报了信,是锅蒙山之战取得胜利的关键。”里田乡里田村文化管理员罗德卢说。

1930年1月9日,天才蒙蒙亮,正好有一人家里生孩子,挑着姜酒、公鸡,去丈母娘家报喜。在深渡进入里田的必经之路渔沧峡以及锅蒙山上,他发现敌人到处都设卡,挖好战壕,摆好了机枪。

于是,他赶紧将这一消息告诉给行进中的红军。得知情况后,朱德派侦察兵侦察。

摸清敌情后,朱德和罗荣桓、林彪、萧克等同志制定了两路分袭的作战计划,实行正面强攻和突然袭击。一路由红三纵队对锅蒙山的主峰守敌发起正面强攻,另派一支奇袭部队,由告知消息的那位老乡作为向导,沿着锅蒙山背的一条水沟向设在另一山头童坊仗的敌人指挥所发动突然袭击,前后夹击敌人。

这个战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仅用3个多小时,红军就取得了锅蒙山战斗的胜利,共歼敌600多人,同时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

“朱德、罗荣桓和林彪在这里住了3个晚上。”罗德卢说,“红军在这里很得人心,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的思想,也用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看到他们铁的纪律。所有士兵一律跟百姓借稻草和木板,住在外面,或者住在无人居住的祠堂、祖厅里。”

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为了镇压里田的革命力量,组建了“铲共义勇军”,对革命志士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曾经李坊、杨坊、桥头等5个村,有近2年时间成为空村,这些地方一度成为废墟。”回忆这段过去,罗文森哽咽了,“我自己的家也遭遇过此劫,这段经历太痛苦,我不愿多说。”

无名的小号手

锅蒙山上的枪声打乱了敌军的计划,马鸿兴落荒而逃,红军趁势端掉敌军指挥所。

然而,另一支主道进攻的主力军在渔沧峡遇到了敌人极其猛烈的反击,敌人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即此峡谷的“把门石”,如“一线天”般,只容一人过,敌人躲在完全看不到的地方,端起机枪来扫射。

虽然敌军的指挥所被端了,可是红军的主力部队仍然被阻在渔沧峡外,无论如何都攻不上去,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关键时刻,一名小号手挺身而出,带上手榴弹,从峡谷悬崖边攀爬而过,途中身中子弹,仍然前行,最后将手榴弹扔进敌人暗堡,炸飞他们的主攻机枪。红军主力部队这才得以闯过“把门石”,取得战斗的最终胜利。

然而,小号手却因负伤和体力不支摔崖而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位小号手牺牲的时候才十几岁,还是个孩子,大家都记得他,但却不知道他叫什么。”里田村村民罗德庭今年78岁,从小就听着村里的长辈讲红军的故事。

战斗结束后,朱德率领红军在里田村驻扎,作了短暂休整,并召开群众大会。“现在村里90多岁的老人都知道那次群众大会。”罗德庭说,“当时里田村和周边的村子都住满了红军,长辈们说至少有4000人。”

“召开群众大会时,至少有六七名号手一齐吹响军号,嘹亮的号声全村都听得见。”罗德庭说,“红军还搭起了彩门庆祝战争的胜利,在里田打土豪,开仓给百姓们分粮食、肉和盐,大伙都很高兴,听着红军的宣传,都觉得共产党好。”

201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一座红军小号手的纪念碑,立在了锅蒙山战斗纪念馆旁的小山坡上。松涛碧波间,仿佛总有阵阵号角,将革命精神代代传扬。

(三明日报记者 郑丽萍 俞杰 刘岩松)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