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筑牢支部堡垒,凝聚脱贫攻坚“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期间多次强调,“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建设好农村党支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清流县注重抓基层打基础,2017年起全方位实施“农村党支部规范提升工程”,制定了23项规范性文件,全覆盖开展6轮农村党建调研督导,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明显增强。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引领作用是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关键,当前,我们在面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战大考,将落实“大抓基层、大抓支部”要求,以党支部“提档升级”专项行动为抓手,健全农村党组织主导的决策议事机制,加强村党支部对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问题的讨论决定,持续打造农村党建示范点,从严落实基本制度,深化“亮晒评”“达标创星”活动,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把每一个农村党支部都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是建强几支队伍,培育脱贫攻坚“实干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要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无论在厦门、宁德还是福州,都倡导领导干部要“自找苦吃”,要求干部练就“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基本功,“为官一场,造福一方”。脱贫攻坚一线是干部人才锻炼成长的主阵地,清流县通过干部调整、下派驻村干部,选育79名“双百人才”,不断充实扶贫工作力量;定期组织扶贫专题培训,调整规范村干部工资津补贴,调动履职服务积极性。下一步,将以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为标准,全面落实“一户一挂钩”制度,实施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双百计划”,继续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扶贫工作一线经受历练,补充一批农村产业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脱贫攻坚前线力量;全员轮训驻村工作队,完善村干部报酬待遇增长机制,全面推广“党员先锋工程”和“1+6”机关党建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模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中主动作为、发挥作用。 三是壮大集体经济,激活脱贫攻坚“动力源”。在带领宁德人民摆脱贫困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因地制宜,指导各地搞好产业发展,要求“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立足实际探索村财增收新路子,清流县出台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措施”,县财每年安排500万元扶持低收入村增收项目;推行“三加三带”党建扶贫模式,强化“三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建设17座村级豆腐皮作坊、49座村级光伏电站、近600亩村级花卉大棚,自有收入超十万元村达82个。接下来,将全面推动落实“十条措施”,以林畲镇闽西(清流)红色研学基地项目为示范,总结推广“跨村联建”“多村捆绑”模式,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管理、人才、土地、项目、资金等资源的互通共享,引导村与村、村与经济组织之间合作共为,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