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河前 初识河前,山色朦胧,雨色霏霏。一条古巷、几幢土屋,便把时光拉向很远。许多似曾相识的昨天,在这里以被遗忘的方式悄悄呈现。烟雨中掀开青纱帐,一座客家古村的身形渐渐清晰。随门倚立,门已落锁,主人未归,屋内是静好的岁月,屋外是远来的途人,还有慢行的早春、渐落的云烟。 这是一处依水而生的村落,为沧龙村一自然村组,背倚青山,九龙溪在村前蜿蜒而行,故名河前。古时,沧龙村隶属仓盈里,因其周围山脉绵延,如龙形于九龙溪畔,入居者结合地形龙脉,取仓盈里的沧字而名“沧龙”。沧龙与河前两村隔溪遥望,村民或朝起渔歌,夜暮归航,或荷锄耕耘,樵夫植林,或舟行摆渡,交流互往,一幅山水人家的渔歌画卷在这里徐徐落笔。 依水而生,古老的传说随一片片波光徜徉流淌。千百年来,多少商贾行舟于此,收粮、伐竹、艄排,经九龙十八滩,入沙溪,奔闽江,至福州。一叶轻舟,过往于时空间,演绎了几世人生路。一声渔家号子,悠啭于山水间,一歌便是千年。那陡峋的岸边,是否还有一座旧码头,停靠过多少途人的船帆,落下过多少经年的绳索,留连过多少远送的山谣。那险峭的滩石间,是否还有一道道旧痕,经历过多少激浪的冲击,考验过多少艄公的胆略,留下过多少激流搏击的传说。岁月总是如此,当风浪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所有旧故事里的惊涛与漩流,都淹没于时光激荡后的水面,静水若斯,悠然无风,渐了无痕。 走进老村,不禁往更深处寻觅。穿过古巷,恍如越过了一道时光长廊,日子的光影在纷纷撤退,退到了山田之外,退到了历史的拐角,退到了成片的老树下。老树巍然,为一座客家古村撑起巨大的伞,挡住了风雨,留下了沧桑。时光在此停留,然后飘落,一层层地累积,而后被渐渐遗忘。古树旁,是那座苍老的龙峰寺。山门内,佛音空灵,香火轻袅,高悬的古钟静默无言,略新的大殿与残破的老堂穿梭于错位的时空间。拾级而上,“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应,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的古色对联跃然入目,禅意深深,令人于幡然中自醒,顿也生了些许了然。住持不在,或上山,或进城,隐于世外,却不能完全绝世。 寺庙年代有多远,翻开旧志可寻其踪迹,“顺治初年,有一二高僧自吴越来,博通内外典,乐游此地,遂缉斗室居焉”。在公元1646年那个风雨多舛的日子,南明隆武帝携六七高僧逃难入闽,行至此地而栖。之后,在九龙溪沿岸,以龙峰为中心,先后建起了9座静室。何为“静室”?是一群心怀复国梦想高僧的修身之所,是一群满腹儒学经纶学士的传习之地。他们居陋室,讲佛学,论儒道,著语录,将中原文化以一种逃离的方式带到了闽西山乡。如旧志所载,僧人是岸“凡古今内外典,天下名山川,一一能述其详”,僧人戒月“所著语录,镌版吴门,士夫各手一卷,以为佩诵”,僧人奇木“善诗,吟咏盈箧”……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儒学文化以一种极为特殊而隐蔽的形式在此繁荣,甚至一时达到了“室庐联络相望”之境。历史尘埃纷纷落下,曾经的繁荣渐渐隐退。九龙溪沿岸的9座静室,现仅能寻到龙峰、龙吟、观音山静室的遗风,松林、鹤山、祗园等其他6座静室,皆已隐匿于深山,坍塌为泥,仅留痕于史籍,化为了时光碎影。 古寺归来,复入村庄,如从沉重的历史书籍中走出,渐渐呼吸到了清洌的山乡气息。土屋老巷在坚守客家古村的传承,而不远处莲池内藕荷初立,花田内小菊初放,鱼儿在远处水面腾跃,溪畔杜鹃在深山如瀑垂放…… 时光无言,在书写一切,也在改变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