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历史悠久,是客家祖籍地之一,早在隋朝,客家先祖巫罗俊就在清流开疆拓土,“开闽王”王审知的后裔在这里繁衍生息,因此清流留存有较多古建筑。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蕴含着诸多文化,尤其是象征着幸福光明的窗格,在其上雕刻出“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东坑村古民居的“福” 该“福”字位于清流县余朋乡东坑村古民居的窗格内,雕刻于清朝时期,长约120cm,宽约50cm。“福”字采用方正字体,横平竖直,中间镶嵌雕花装饰,美观大方。 ▲东坑村古民居 东坑村历史文化悠久,是市级历史文化旅游名村,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化村之美誉。村内有陈氏一门、临水宫、古廓桥、古井、太平古寨、陈基珍大屋等古建筑。2015年,东坑村被评为“福建省传统村落”,为全县首例;2018年,东坑村古民居建筑群成功申报成为福建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赖氏祖庙的“福” 该“福”字位于清流县赖坊镇赖氏祖庙,为祖庙大门右侧窗雕,与左侧的“寿”字窗雕相对应,组成“福寿”二字。“福”字造型独特,以龙头、祥云为装饰,寓意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赖氏祖庙 赖氏祖庙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祖庙里贡奉的祖宗神像——赖仙芝公,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赖坊村民都要将其抬出来巡游,并在赖氏祖庙门前举行民俗活动——冲炮阵,祈盼来年安康和顺。 攸叙宅的“福” 该“福”字位于清流县赖坊镇赖武村的攸叙宅,为宅内天井右侧厢房窗户上雕刻着的“吉祥和福”其中一字,寓意着吉祥、长寿、福气延绵。该窗雕整体以祥龙瑞云为笔画将“福”字表现出来,有祥瑞之意。 攸叙宅建于清后期,座东朝西,由砖雕门楼、前坪、上下厅合院式主座、后座围屋、左右各一列横屋组成。总宽24.54米,进深28.91米,占地面积631.34平方米,门额墨书“攸叙”两字。 ▲攸叙宅 ▲赖坊古民居 赖坊古民居连片分布100多座,街巷井然,是闽西北明清村落建筑的“活化石”。各类古建筑按功用有序分布,集民居、宫祠、庙宇、寺庵、街道、水网、城寨为一体,是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更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2013年,赖坊古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玉婷、吴火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