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流新闻网 > 清流文苑 > 
寻脉清流三角戏的历史变迁
2022-11-17 15:45:43 张华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  

民间戏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根植于民间土壤深处,契合普通百姓的文化需求;它经历岁月风雨的洗礼,依然生生不息。

在清流县龙津镇供坊村一带,流传着一种叫三角戏的民间戏曲。它自明嘉靖年间从江西传入清流后,几经兴衰沉浮,从一外来戏种成为本土文化,从曾经的南方“二人转”成长为现代“文明戏”,以一种简单、朴素的形式传承着古老的乡风文明,并于2022年初成功申报第七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走进龙津镇供坊村,在三角戏团名誉团长叶庆华的陪同下,探寻三角戏在数百年风雨中依然保持蓬勃生命力的生存土壤和精神源头。

从“外来剧种”成为“本土文化”

三角戏,过去又称为采茶戏、三脚班,三个人就能搭脚建班子,分别担起生、旦、丑三个角。有的甚至就是“夫妻挑”,夫妻俩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唱戏表演,艰苦谋生。相传,供坊三角戏是由江西的山歌戏传来,它能落地于供坊,并传承数百年之久,颇有一段渊源。

供坊,旧时又称为龚坊,以龚姓人为主,城关的叶姓人与龚坊龚姓人是表亲,后迁徙至龚坊居住,并不断繁衍,叶姓也逐渐成为龚坊的重要姓氏之一。

供坊叶氏祖先,过去居于清流县城关水南路一带,邻近十字街、太平店等街市中心,再往东,有樊公会,每年八月二十八有杂剧演出。一到圩市或庙会,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蜂拥而至,在这里交流物资,采办物品,十分热闹,因而也引来周边一些杂耍、唱戏的班子。或许,是一个极为巧合的机缘,明嘉靖年间,江西的一个采茶戏班来这里赶圩,搭台表演。这时,供坊叶姓十二世叶子卿、叶子清两兄弟也恰巧来此访亲赶圩、看戏,从此被其深深吸引。之后,每逢圩市,叶氏两兄弟必定前来看戏。

日子久了,叶氏两兄弟耳濡目染,也能哼唱两段,但他们渐渐不满足于只能在圩市前往城关看戏,盘算着怎么把戏班师傅请到供坊,教他们唱戏。

古时,唱戏被认为是下九流的行业,社会地位很低。唱戏往往是一些贫苦人的职业,他们走南闯北,风餐露宿,颠沛流离。哪个地方有圩场了,或是哪个村有人办喜事了,戏班子就往哪跑,唱戏捧场。台上风光一时,而在台下,戏子却仅能混口饭吃,极为卑微。叶子卿、叶子清两兄弟却对三角戏情有独钟,终于有一天,他们把戏班子师傅请到供坊教戏、学戏,并住到各家,轮流吃饭。时间久了,戏班师傅们也被供坊村民对戏剧的热爱所感动,逐渐在这里安定下来。

当然,三角戏在供坊扎根下来,还与供坊的地理区位紧密相关。供坊位于城北十一里处,与县城极近,周边又有下窠、楼下、岭下、俞坊、拔里等众多村庄,城北二十里处的岭下还设有圩场。戏班子除了在供坊教戏,还常常到周边各村唱戏,也可去岭下或城关赶圩,靠着唱戏完全能够生存下去。

在戏班师傅的教授下,供坊、下窠、拔里等地越来越多的村民爱上了唱戏,逐渐组建起自己的戏班子。最鼎盛时,几乎家家都有演员,家家都能上台。而这一唱,就从明嘉靖年间一直传承下来,一唱就是400多年的光阴。

戏曲逐渐成为供坊的一种民俗,本村的姑娘们从小听戏、唱戏,许多女孩在十四五岁豆蔻年华开始登台表演,即使她们成人后嫁到外村,也依然保持着对三角戏的热爱,经常回村唱戏。从外村嫁到供坊的媳妇们,却有些腼腆,不如本村姑娘大方,但经过三五年后,也逐渐融入了当地民风,喜欢上三角戏。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必然有其深厚的土壤。我们走进供坊,来到三角戏传承所,一入门,便看到展板上清晰记录着自明嘉靖以来至今,供坊三角戏的传承脉络,墙上张贴的一张张演出照,彰显着曾经的荣耀与华彩。村口一间小食杂店的老板娘正拿着手机,看着抖音里的古戏唱段,她说年轻时也曾上台唱过戏。不远处的长廊里坐着村里的老人,有的已经七八十岁了。叶庆华介绍,那里有几位曾经是供坊三角戏的红人。三角戏,正是以一种简单朴素的生存形态、一种深入百姓的草根形式,在供坊及周边地区繁荣并传承了数百年,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深刻的乡愁记忆。

从南方“二人转”成长为现代“文明戏”

在旧社会,三角戏有着南方“二人转”的别称。从戏班子结构上看,颇有些东北“二人转”的形式,一个舞台,三人成角,唱念做打,撑起了一台又一台戏。从剧目内容来看,在当时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的情况下,演出没剧本,大多为喜剧、闹剧形式,有时候也掺杂些打情骂俏的荤段子,故而当地也有“男人看了三脚班,锄头耙子放上山;女人看了三脚班,房门窗户不用关”的笑谈。

供坊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民国中期,供坊出了位名角叫叶养苟,以出演“旦”角而成名,又被称为“苟小旦”,他唱红了县城,还常常随村里的戏班子到长汀、宁化一带演出。他的妻子听别人说苟小旦戏唱得好,便对他说,你在外面唱这么好,在家里也唱两段来听听。可在外取悦观众的粗俗段子,怎么能拿回家唱给老婆听呢。苟小旦羞煞了脸,急忙说,这个不好听,不好听。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当时社会文化水平整体较低的情况下,三角戏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改造后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再次活跃在舞台上,担当起了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任务。

1952年,供坊戏团成立了,1957年更名为“供坊业余采茶剧团”。此后,逐步规范演出,有了剧本,唱起了文明戏。剧团对古装剧的剧本、内容、形式等进行了改造,开始上演《十五贯》《落马桥》《才郎别店》等“文明戏”,还根据抗美援朝的需要,改编了《送郎参军》等新戏。这些改造后的“文明戏”,积极歌颂新文化、新道德、新思想,为传播社会主义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

供坊村民爱听戏、爱唱戏,对他们来说,三角戏不是几个人的事,而是全村的大事。剧团成立之初,十分困难,村民们自发捐布票、谷子,购置戏服,道具自己做,布景自己画,架子自己搭,乐器也都从各家搬到团里来,一个剧团的雏形就这样搭建起来。

一个团体就是一支队伍,戏团也是如此,有主角、配角,有前台、后台。当时,以叶钦发、叶兴标兄弟俩为代表的几位年轻人,加入了戏团。他们上过学,会识字,却因出身不好,属于被教育改造对象,非常渴望有一个平台展现自己。加入戏团后,他们学戏、唱戏,专心致志地研究戏曲,还运用三角调创作新曲,逐渐成了团里的顶梁柱。成角后,十里八乡地去唱戏,轰动一时。在他们的带动下,也吸引了村里其他年轻人参加,戏团成员达到十七八人。

负责后台的叶兴万,是团里的老黄牛。当时,许多演员不讲纪律,有时还耍大牌,该出场时不出场,该上台时不上台。叶兴万总是不厌其烦地劝说,召集大家演出,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到把大家都叫齐。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剧团演出时断时续,走走停停。后来,古装戏被当成“四旧”,渐渐偃旗息鼓,老戏服也被村民装进箱子里,挖了个洞藏起来。剧团配合当时的形势,唱起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走上了供坊戏台。

在这特殊时期,供坊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967年,三明闽剧团整体下放到了供坊。这些闽剧团的演员们,称得上是专业级的演员,唱起曲来字正腔圆,一招一式颇有韵味,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他们来供坊体验农村生活,与村民们打成一片,也常常和村民们唱戏说戏,讨论表演,给三角戏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据叶庆华介绍,当时闽剧团成员都住到各户乡亲家里。他隔壁一家乡亲住的是剧团老张一家,给他的印象特别深刻。老张一家祖孙三代六口人,有五个人是剧团成员,这次全家随团下放到供坊。老张是位盲人,非常热爱学习,即使大冬天,也坐在门口,晒着太阳,摸着盲文,学习毛主席著作。老张的一个儿子名叫张传配,又被称作黄老戏(谐音),当时上台出演的都是杨子荣、郭建光、李玉和这样的英雄人物,台上形象十分高大。2016年,叶庆华因三角戏申报市级非遗,随剧团到三明演出,再次见到黄老戏时,已时隔40多年,曾经高大的英雄,如今已变老变矮,不复当年形象,但能从他身上依稀找到当年供坊戏台上熟悉的影子。

三明闽剧团成员下放供坊,短的半年,长的七八年,后来陆续回城,或被安置到各地。但在闽剧团的带动下,供坊三角戏逐渐从草根剧班向现代文明戏班发展,即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村民们心中,也始终保存着对三角戏热爱的火苗。这也正是经历一遍遍风雨洗礼后,当周边乡村戏团逐渐解散时,供坊三角戏依然顽强生存并得到发展的因素之一。

深入骨髓的基因和挚爱

“三角戏能在供坊一直传承下来,这是我们骨子里的基因和挚爱。”走访中,三角戏团名誉团长叶庆华反反复复强调这一观点。

叶庆华在供坊出生、长大,从小受村里长辈们的耳濡目染,天生一股对三角戏的热爱之情,而供坊村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一样对三角戏痴迷的乡亲。正是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人不遗余力的付出,三角戏才能得到繁荣和发展。

“自古,供坊就有戏台。”叶庆华介绍,供坊古戏台原址就位于现在的叶氏祠堂旁边。他幼年时,当村里的高音喇叭响起,村民们都自发涌到戏台周围,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这时,汽灯一点,整个戏台都亮堂起来。随着小锣敲起、小鼓擂响,演员们穿红着绿,陆续登台,方寸舞台上,演绎出一幕幕人生悲喜。舞台中央,立着一支麦克风,包裹着红绸布,把演员们“咿咿呀呀”的唱音传到村里的各个角落。看戏的,看的多是热闹,村民齐聚这里,更像是赴一场盛会,三角戏的旋律就在这一遍遍的重复中被刻进了脑海深处。遗憾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村部建设,老戏台被拆了,直到2017年才择址于村口开阔处重建起新戏台,总造价42万元,红墙、飞檐、斗拱的仿古风格,彰显着这里古老的乡村戏曲文明。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乡村戏曲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1984年,沉寂了二十多年的古装戏重新登台。当年被供坊村民们装箱埋进洞里的戏服,被挖了出来。开箱那一刻,人们眼前顿时一亮,一件件精美的戏服重见天日,凤冠霞帔,红绸绿衣,刺绣精美,令人惊艳。叶钦发、叶兴标等戏曲骨干又重新回到舞台,十里八乡地去唱戏,不仅在本县,邻近的宁化、明溪、长汀、连城等县的很多乡村都来请他们去写戏、唱戏。

在传承所,现任团长龚毛古找出了当时编印的十多本老剧本,有《秦香莲》《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堂春》《凤还巢》等,这些剧本基本都是手写、铅印,编印于1986年,有的封面落款“留用”,有的落款“茜坑采茶剧团翻印”。“茜坑”应是宁化的水茜,叶钦发兄弟俩曾到宁化水茜教戏十几年,足见当年受欢迎程度,这一时期也是供坊剧团最辉煌的时代。

与此同时,剧团进行了改革,开始招收女演员进团学戏。过去,三角剧团成员全部为男角,女装也由男扮。此番改革后,女角逐步成为剧团主角,即使男装也由女扮。目前剧团仍活跃在前台的男角,仅有团长龚毛古,主要扮演老旦。当时,剧团还创作新编了《都是如今政策好》《计划生育好》《送子参军》等现代小戏。1992 年,新编三角戏《假货》参加福建省第四届农村文艺调演,获得二等奖。

剧团的繁荣持续了十多年,之后随着电视、电影的普及和新媒体的推广,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三角戏的市场日益萎缩,剧团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少。到了2000年2月,剧团在明溪县沙溪完成最后一次演出,从此封箱停演。

2012年,叶庆华、龚毛古等众多供坊人在谈论乡愁文化时,把目光重新聚焦到三角戏,深感保护与传承好三角戏是每位供坊人的责任。在县、镇、村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组建了剧团班底,正式注册成立了清流三角剧团。同时,改革表演形式,重新添置服装道具和灯光音响,排演并改编、新编了部分剧目。2014年,组织参加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2015年,清流客家三角戏《闹堂》参加三明市戏曲小品会演,获得一等奖。2017年,重建了新戏台。2022年初,成功申报第七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我们进村采访,正逢剧团准备排演新戏《拆墙记》。《拆墙记》讲述的是乔家两姐弟因一堵墙发生争议,产生矛盾,民事调解员老马前来调解,教导他们家和才能万事兴,最后姐弟俩拆掉围墙,除了心墙,两家并一家。这个剧本取材于真实的故事,改编成三角戏,在倡导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新风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三角戏融入乡村振兴的一次有益尝试。

剧团后台叶兴标,是此次排演的核心人物。他是当年村里名角叶钦发的弟弟,曾随叶钦发四处巡演。叶钦发因年龄、身体等原因,退出了舞台。叶兴标虽已76岁,仍活跃在舞台上。他是个多面手,精通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子、唢呐等多种乐器。他就像一位总指挥,当全场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他的小鼓一敲,二胡一响,好戏方开场。

此次排演中,供坊村一些外嫁女儿家也回村参加了讨论。生角叶梅香、生角叶素英、旦角龚富秀……她们都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叶钦发之后的新一代传承人。她们经常回村参加演出,为传承和繁荣家乡戏曲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的叶梅香,戏风十分活跃,年轻时长相秀美,出演生角,在《梁祝》中的扮相至今令人惊艳。后因演出需要,她也舍得放下身段,改演丑角。在近年开展的“三角戏进校园”活动中,她经常深入各学校,指导学生们唱戏。

采访结束后,在村口的大戏台,叶梅香、叶素英等7位女角,踩着碎步上场,抛舞长袖,为大家现场来了一段新改编的《七仙女四赞人间》。在她们悠扬的唱曲中,在她们自信的台风中,我们感受到她们对戏曲那份深入骨髓里的挚爱,她们属于这个舞台,而这个舞台也属于她们!

主管单位:清流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清流县龙津镇北大路519号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14761506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