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乡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突出以“感恩深学、实干争先”为载体,探索“三个三”(列出学干比清单、搭建宣服督平台、建立评领联机制),带动全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迅速掀起主题教育热潮,推进学思用一体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动力。 “学、干、比”清单促深学实干同步推进。“学习清单”学争先,制定李家乡主题教育学习清单,明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全覆盖发放推送党员必读教材和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确保全乡党员干部学原著悟原理。“为民办实事清单”干争优,结合周三下村日和“近邻恳谈会”等方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收集汇总群众反映问题6件,已完成6件。积极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为企业解难题数3件。“整改清单”比争效。各党支部围绕执行上级组织决定、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联系服务群众、抓好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检视分析,建立整改清单11个,明确整改方式和时限,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宣、服、督”平台促深学实干融合贯通。“宣讲平台”思想入脑入心。成立李家乡青年党员宣传团,结合全乡乡村振兴重要节点开展理论宣讲,针对身体不便的党员同志,通过送课到家、视频学习、腾讯会议等方式开展理论宣讲,进一步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覆盖面。利用李家乡红军烈士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彬事迹展示馆等教学点开展教学,让学习深入人心。“党员服务平台”形式多种多样。落实支委联系流动党员制度,督促全乡各支部流动党员及时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通过线上、邮寄等方式发放《学习之路》平台的主题教育学习资料和实体理论书籍,确保流动党员也能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中心户作用,结对帮扶本片区的年老体弱党员,定期送学上门。通过农村青年人才党支部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线上学习,进一步加强青年党员的管理。“督导平台”问题立行立改。发挥行政村党支部—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这个基层组织网格作用,深入群众中搭建督导平台,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制度,结合日常工作,组织党员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根据问题提出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办法措施。 “评、领、联”机制促深学实干成果转化。月评比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村村美。建立人居环境整治“月拉练、月评比”机制,严格执行“一周例会,半月通报,月底考评”的规定,全乡拆除彩钢棚、老旧房屋等1700余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摆放300余处,沿街维护整治长17千米,拟建设美丽庭院26户,启动建设8户。雁阵先锋机制推进基层党建村村强。提升“导师帮带制”试点成效,深入开展跨村治理“雁阵先锋”活动。让优秀年轻村主干立足新身份、展现新作为,任免三名“头雁”赴异村进行跨村治理。聚焦做好三件实事,解决一个发展难题,办好一件民生实事,争取一笔项目资金。“雁阵先锋”活动开展以来。有效破解鲜水冷泉景区规划打造、河背黄牛养殖招商、李村老酒规模化生产等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全乡收集问题需求23个,解决村民困难和问题33件。争取项目资金共计521万元。跨村联建机制推进产业发展村村富。积极融入冷泉联村产业连片开发,实施“党支部+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如河背村党支部领办创办星河养殖有限公司,流转村集体闲置土地98亩建设联创联带联增养殖基地,整合10户黄牛散养户规模化养殖,预计村财年均可增收15万元。依托土地成片开发工业园区发展第二产业,成功引进总投资5.25亿元、占地面积60.03亩的泰业建材有限公司入驻,打破“零工业”发展困局,做好林地报批、施工许可证办理等服务管理工作,项目建成后可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100余人,每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36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