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流,镶嵌在闽西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在此活动。考古学家在沙芜狐狸洞发现的福建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填补丁福建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使福建人类活动的历史由六七千年推进到一万年以前。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清流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拓出一方丽山秀水,创造着自己的文明。
清流,古称黄连。宋元符元年(1098)置县,因清溪环绕,碧水萦回,故名清流。在这前后,由于战乱、灾荒等诸多因素.大举南迁的北方中原汉人,历经长途跋涉,几经辗转之后,陆续择定在这儿栖居,使这里逐步成为中原汉人的聚居地。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发达的文化.开创了清流最早的冶铁业。从此.土客相处,亲密融洽,团结一致,共同建造新的家园。
“依傍青山一水绕,玲珑半岛巧自成”的清流,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5°48″~26°21″,东经116°38″~ll7°10″之间。东与永安市毗连,南与连城县交界,西与长汀相接,西北与宁化县相邻,东北与明溪县接壤。东西宽53.8公里,南北长65.2公里。土地肥美,林木繁茂。在18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5个乡镇中聚居着以汉民族为主体的14万人民。
清流,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步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l7.9℃.年平均无霜期256天,年平均降雨量l771.3毫米,这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清流,溪流纵横,地形起伏,峰峦重叠,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全县平均海拔350米,最高的大丰山棋盘峰为1705.7米。20余座千米以上的高山大部分屹立在南北东面,构成三面高山耸立、中西低洼的地势。
清流.森林资源丰富,绿树蓊郁,繁花漫山。全县山林总面积273万亩,立木蓄积量85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9.1%,是福建省主要林区之一,也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综合试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