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都办起养猪场,这是村级企业的初创,但时办时停,没有效益。6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发展缓慢。1970年,温郊公社赤坑村仙游移民刘章林以生产队集体副业形式,从仙游引进焦油生产技术,首办村级企业,产品直销阿尔巴尼亚,仅半年就被县化工厂接管。1978年,队办企业发展至35家,从业人员774人,总收入62.87万元。1983年,温郊梧地创建全县首家村办活性炭厂。尔后,村办企业大多是小方料、小料材、厘竹等竹木产品,村办工业产值70%来自林木加工。1985年,村办企业和乡办企业相互依附、横向发展,形成以东华的下窠、温郊的桐坑为重点的村办企业体系。经过1989年的全面整顿,1990年,全县村办企业190家,从业人员2568人,总收入4932.82万元,比1985年增长55.31%。

|
1990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结构图
1990年乡镇企业总收入结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