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来件邮件 | 联系方式
首页|新闻|视频|专题|园区|招商|工业|农业|乡镇
旅游|房产|城建|交通|品牌|特产|苏区|客家|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流县志
卷七 工 业
        2011-05-19 15:24:00        字体显示:
  清流工业始于明末清初,但发展缓慢,长期处于手工业状态,较为发达的当推造纸、铸造、矿冶、剪钻业。尤其剪钻业是清流手工业的支柱,明崇祯间全县发展到20多炉,师徒40余人,由于造型美、质量优,销售至闽西各县和江西、广东等省。

  解放后,人民政府着手振兴清流工业,1954年,在城关创办10千瓦的火电厂,清流现代工业开始起步。随着交通的发达,工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1957年,拥有工业企业14个,手工业52个,工业总产值97.1万元(1957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5%。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全民办工业”,全县办起一批以“大炼钢铁”带动起来的铁厂、木炭厂、砖瓦厂、石灰厂、煤矿、伐木场等,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旋即停产下马,只有森工企业发展和壮大。1963年,为加强“小三线”建设,工业部门开展“学大庆”运动。这时,火力发电厂、洪流机器厂、机修厂和嵩口坪电站等,陆续在本县兴建,促进本县工业的发展。70年代初期,根据上级有关兴办“五小工业”(小煤矿、小水泥、小水电、小化肥、小铁厂)的精神,全县相继创办和复办玉华峡水泥厂、南山铁厂、长灌煤矿、罗口煤矿、合成氨厂、李家糖厂、嵩溪糖厂等厂矿。1978年,全县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77个(含省地属),产值1869.36万元(1970年不变价),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工业发展到12个,工业产值118.06万元,为现代工业打下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清流工业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清流县开展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国营工业企业活力增强,乡镇工业、个体私营工业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0年,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达189个,合资企业2个,工业总产值达3.75亿元,职工9019人,固定资产原值1.2亿元,实现税利2621.1万元。

  

〖目录〗 〖返回〗
打印】【关闭
   公告公示 更多>>
清流县车改封停政府公务车辆拍卖公告
清流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公告
“喜迎十九大•创新创业在清流”摄影赛通知
“喜迎十九大•幸福新清流”作品征稿启事
   视频新闻 更多>>
【新闻】2017年05月08日
【新闻】2017年05月05日
【新闻】2017年05月03日
【新闻】2017年04月28日
【新闻】2017年04月26日
   台湾农民创业园 更多>>
主办单位:中共清流县委宣传部 闽ICP备10031772号
Copyright (C) 2008-2010 fjqlw.com, Qingliu county,Fujian Province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