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前,工人的技术培训是各厂矿企业采取以老带新,以师带徒,边干边学的办法,经过岗位生产实际操作,达到一定熟练的操作技术。学徒制工种满三年,熟练制工种满一年,考核后转为正式工人。1981年始,试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做法,凡技术性较强的工种,在办理招工手续之前,进行“三级”教育,即就业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常识教育、入厂前厂规教育、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通过文化知识、业务知识教育,提高工人素质,经过实习一至三个月后,办理正式招工手续。1981~1983年,县劳动部门为企业培训技术性较强的工人179名。
1984年,采取自培、代培和联培等形式,县劳动部门配合县职业中学为工厂开办化工、建材专业班,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同厂方订立代培合同,经过一年在校授课后,学员到工厂参加生产实习操作,经考核合格的再办理正式招工手续。当年就业前培训216人,化工专业班为县合成氨厂输送120人、为永安维尼纶厂输送65人。1985年7月,成立县就业培训所,当年配合企业单位就业前培训341人,为县水泥厂培训建材专业人员40名。1986年,定向培训14人,以既集中又分散的形式,聘请政治理论教师、司法律师和有关工程技术教师集中讲课,定向实习,每期30天,考核录用。当年,办班9期,培训465人。
1987年7月,成立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原劳动就业培训所作为县劳动服务公司的实体,承办就业培训工作。当年,培训中心培训7期608人,其中在职电工专业培训298人、班组长25人。1988年,培训12期442人,其中在职电气作业技术工种培训4期199人,锅炉工、焊接工25人。1989年,培训9期432人,其中电工班一期98人,乡镇企业财会专业班一期34人,安全管理员一期22人。1990年,企业自培154人。培训中心举办8期432人,工人结业后发给《培训结业证书》,企业方准予上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