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兵政治思想教育以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形势教育、国防教育、法纪法令教育为主要内容,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解放初期,民兵政治教育以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为主要内容,对民兵进行阶级教育、爱国主义及民兵任务的教育。50~60年代,规定每月逢五逢十为民兵学习日,以农村夜校和俱乐部为学习场所,以民兵连、排为单位,每周上一个晚上的政治课。“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阶级斗争、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教育为主。在1966、1970年的两次省军区民兵代表会上,曾春金、陈木助、阳水旺、罗宗明、伍生根、邓玉群、黄广生、童华标、盛明水等民兵和专职武装干部被授予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称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强调抓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
1980年,县人民武装部根据上级有关民兵政治教育的指示,规定基干民兵每月上一堂政治课,在民兵年度军事训练总时数中安排10%时间进行政治教育,结合征兵和民兵组织整顿工作,每年对普通民兵进行4~5次政治教育等三项制度。1984年起,改基干民兵每月一堂政治课为每季度一课,普通民兵每年结合征兵、整组和重大节日进行1~2次政治教育,以《解放军报》、《前线民兵》、《东海民兵》、《中国民兵》为主要教材,各乡镇均建立“青年民兵之家”,开设教室、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为教育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