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视频 热点 公告 党员 专题 价比 交通 城建 工业农业 招商 苏区 客家 旅游 宣传 特产 美食 宾馆 县志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苏区
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 推进新一轮创业
来源:中共清流县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邱东莲   2015-12-17 15:04:00      字体:

  [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清流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有:取消人民公社和统购统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探索农村流通体制改草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开展集体林区改革试验,促进林业产业经济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实行“双文明”承包,把改革、共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充满活力;加大宏观调控,推进社会保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关键字] 解放思想 市场经济  企业改革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新发展和新贡献,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清流县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总目标,把握重点,大胆探索,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取得较大突破,配套综合改革全面展开,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清流县地处闽西北,面积1 825平方公里,人口144 459人(1997年末),设5镇10乡、111行政村。历史上,这里地多人少,耕作粗放,以农耕为主,生产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清流坚持改革开放,在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有:取消人民公社和统购统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探索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开展集体林区改革试验,促进林业产业经济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实行“双文明”承包,把改革、共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充满活力;加大宏观调控,推进社会保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在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地处内陆山区,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和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影响,清流城乡小农经济思想和计划经济观念比较严重,全民开放意识不强,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淡薄,改革开放的步子不够大,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工业经济效益不够显著,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这些前进中遇到的问题,需要经过不断努力,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根据中共中央(1992)2号文件精神和福建省委、三明市委的有关指示精神,中共清流县委于3月3日和4日上午,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并展开讨论。会议对学习贯彻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提出5点意见:1.从理论上明确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三个有利于”问题,以此指导实践;2.认识上要知道解决“左”昀问题的重要性。五套班子要统一认识,敢于排除“左”的干扰,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3.经济上有一个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规律,机遇到了要大胆干,抓住时机发展自己;4.坚持两手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5.集中力量搞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3月4日下午,县委召开全县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会议,深入传达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随后,相继发出了《关于认真传达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通知》、《关于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开展一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通知》。文件指出,学习邓小平重要谈话要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思想认识上深层次的问题;要求各级党组织立即行动起来,在全县广泛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切实做到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改革开放步伐更快一点,集中精力把清流经济搞上去,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全县迅速掀起了学习十四大精神的热潮。县委及时召开全体(扩大)会议,传达党的十四大精神和福建省委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三明市委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对全县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作出具体部署,通过了《中共清流县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决议》。会后,县委迅速组织一批干部,深入农村和基层,把十四大精神传达贯彻到基层干部和群众中去,使十四大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深入。

  随着学习、宣传、贯彻邓小平同忘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全县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用“三个有利于”标准破除旧观念,消除“左”的影响,树立市场经济新观念;克服“围墙”意识和内陆山区条件差、无所作为的思想,坚定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振兴清流的决心与行动。在这一新形势下,县委、县政府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加速清流经济发展的七大动作十六条措施》,并制订出各项任务的分解方案,同时对《清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及“八五”计划纲要》进行修订调整,加快发展速度。一个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的改革大气候初步形成。

  二、积极探索和实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

  1992年,清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从清流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立足于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解决经济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在深化农村改革,深化企业改革,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试验和实践,并以此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1992年要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基础上翻两翻的目标,使全县经济实力显著增长。

  (一)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

  清流县根据百分之八十以上人口在农村的特点,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加速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壮大农村经济。

  1.从市场要求出发,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1)提出并实施农业“四大开发”(即果树、烤烟、水面养殖、食用菌开发),同时结合各地的特点与优势,突出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2)根据各地实际,全县建立10个综合开发基地,即:林畲乡千亩淮山基地,赖坊乡千亩大蒜基地,东华乡千亩香料基地,温郊、沙芜两乡万亩松脂基地,嵩口镇千亩茯苓基地,李家乡千亩木薯基地,余朋乡千亩阔叶林基地,嵩溪镇、李家乡、田源乡、邓家乡、林畲乡千亩果园基地,温郊乡、嵩溪镇、沙芜乡3个3 000亩毛竹基地,邓家乡、里田乡、灵地镇万亩优质烤烟基地;(3)实施城乡发展战略,加强农村工业小区开发,并确定东华、嵩溪、嵩口3个乡镇作为工业走廊建设;(4)加快乡镇发展,原有的乡镇要加强管理,达产达标,提高效益,其他乡镇年内要新上2-3个新项目。同时,实施百里经济带和重点乡镇发展战略,设立了南部乡镇发展基金,使北面乡镇继续发展而南边乡镇开始崛起。通过努力,逐步实现由传统产业向商品农业、市场农业发展,振兴经济。至1993年果园、食用菌、池塘养鱼形成一定规模,烤烟生产成为全省五大基地县之一,长校水密桃成为全省四大基地之一。

  2.探索和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站”。1992年第一批组织9个单位,从农技、经作、林业、农机、烟草、畜牧兽医、水利水电等8个方面提供具体的服务。二是探索培育农村市场。在各乡镇发展集镇市场的同时,县里重点引导和开发三个市场:面向龙岩、江西的灵地粮食批发市场,面向沿海广东等地的长校鲜果批发市场,面向全省的嵩溪豆腐皮批发市场。三是总结推广当地和外地的成功经验,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积极推行“公司+农户”,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至1993年,烤烟、水果、水面养殖等方面的专业大户都和广大农户全面签订了“公司+农户”合同,促进了生产和营销,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继续稳定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粮食生产。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不断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科学种田,积极推广良种和新技术;加强管理,搞好农业的系列化服务。通过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199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0 871万元,比1991年的25 563万元增长20 .76%。

  (二)加快企业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

  1992年初,县委、县政府发出《进一步深化改革,搞好国有企业和重点企业的若干规定》,共20条。主要内容有: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贯彻《企业法》,落实企业自主权;赋予企业机构设置权、用工权、内部分配权、产品价格权,建立和发展企业集团;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坚决制止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侵犯企业利益的行为;加快新产品开发;多渠道筹集技改资金,重新核定企业定额流动资金,鼓励企业增补自有流动资金,适当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加强企业营销工作;免许国有企业开办集体或股份制企业。1992年至1993年,县委多次召开会议,对工业企业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意见。主要有:选拔优秀干部到经济部门工作;企业改革要围绕转换经营和管理机制进行;积极探索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新路子;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开发新产品和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改革要遵循积极大胆、勇于进取、讲求实效、稳妥从事的原则,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要上下配套,要与发展紧密结合,要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所有制结构调整中,要制定和出台引进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的奖励政策和鼓励企业扭亏为盈的优惠政策;建立“种子队”,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加快交通能源通讯建设,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通过贯彻执行上述一系列决定政策,全县工业企业和内贸企业的改革、发展均取得良好效果。企业改革方面,建立了县、主管部门、厂矿企业三级工业改革改组机构网络,着重对氨厂、钨矿等6家不同类型企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内贸企业改革方面,供销、商业、粮食等内贸企业推行“四放开”改革,在经营价格、分配、用工上实行“一包五定”,促进企业发展。供销系统积极探讨联营集团经营,发挥整体功能作用,促进流通。同时,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把一批企业推向市场,企业效益也得到提高。通过创立股份制企业,探索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建立企业种子队,推动了企业机制的转换;通过承包租赁,促进了小型企业放开搞活。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开放开发也取得好成绩。1993年实施了项目开发“5 311”工程,即新上5项5 000万元以上产值项目,3项500万元以上产值项目,1项千万元以上产值项目,完成技改1 200万元。此外,不断加快投资环境建设,在交通、通讯、能源也得到较快发展。199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9 246万元,比1991年21 934万元增长33.3%

  (三)培育完善市场,发展个体经济和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清流的第三产业虽然获得一定发展,但仍然十分脆弱,且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1991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8%,从业人员仅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5.4%,低于全国27%和18.6%,全省27%和20%、全市17.9%和18.5%的平均水平。同时,清流的市场也发育不够,带有小区域、封闭性特征,主要是一些商业网点、集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辐射范围较大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极少,市场群体也尚未培育形成,使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不够通畅。这些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份量的加大,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面对这一现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第三产业要来个突破,个体经济要来个大发展,就要加快培育市场体系。1992年8月3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对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经济提出7条措施。主要内容有:对新开办的个体工商户减免税收;鼓励乡镇个体户到城区办厂、经商;增加商业网点,沿街门面发展成为工商经营网点;整顿各项收费;外来人口发给临时户口;允许离退休干部、科技人员从事第二职业。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多次对加快培育市场提出要求:要把开拓市场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做好培育市场工作,重点是抓好专业市场、批发市场、边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建设。市场开发中还要加强中心市场建设,建窗口,设深圳、厦门办事处。1992年9月,县委、县政府发出17号文件,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清流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是: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二产业,今后年递增速度要达到22.7%以上,到2000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32%以上。为实现这个发展目标,还提出7条措施和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兴办第三产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使第三产业大量增加,尤其是由个体户兴办的第三产业发展更快。与此同时,市场建设也获得较大发展,逐步形成了城乡市场网络。其中灵地粮食批发市场、长校水果批发市场、嵩溪豆腐皮批发市场,以及新建、扩建的长校、嵩口、林畲、田源等集贸市场,影响较大,发挥了积极作用。城关农贸市场增设直销区,为农副产品流通提供便捷场所。199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 544人,总产值6 933万元,比1991年4 860万元增长42.65%。1993年,全县新增三资企业18家;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6%;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较大发展,1993年个体有证商业1 253家,从业人员1 952人,比1991年872家、1 435人,净增381家、517人;个体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 690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 825万元的40%。

  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

  1994年是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清流县委、县政府以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立足清流,把握重点,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1994年和1995年,江泽民、李鹏同志先后视察福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县委、县政府迅速在全县开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活动,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1994年,清流遭受建县以来未见的“5.2”特大洪灾,使全县刚刚进入快车道的经济建设受到严重摧残。为增强信心,克服困难,县委提出了“振奋精神,战胜灾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指导思想。1995年,省委提出把闽东南作为福建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一决策对三明市和清流县是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清流县委、县政府面对现实,在全县开展了“全省重点在闽东,清流怎么办”和“清流怎样为三明再振工业雄风发挥应有的作用”两大问题大讨论。县委确立“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精诚团结,再创辉煌”的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改革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取得好成效,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获得较大发展。1994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取得重大胜利,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4.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清流县获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4.6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

  (一)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清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放在全县工作的首位,坚持“立足资源,外引内联,优化环境,发挥优势,加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和发展农村经济。

  1.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和规模经济。1994年,在继续巩固“四大开发”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毛竹和饲养草食动物两个新项目的开发,确定烤烟、豆腐皮、水产、水果、毛竹、牛羊为农业6大支柱产业;大力开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特色产品。1995年,在继续抓好上述开发的同时,重点抓好农业综合开发“95”大户工程的实施,突也抓好5 200户各类种养大户,特别是各类种养加大户、科技示范户的落实。1994年以来,全县多渠道投入扶持发展农业“六大业”等特色经济的资金1 600多万元,其中无偿投入达1 100多万元,占68.7%。发展各类种养大户4 671户,使“六大业”初步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各乡镇结合实际,发挥当地传统生产优势,加大淮山、粉条、焦芋等特色产品的扶持开发力度,促进了规模开发。此外,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外资农业综合开发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台商在清流办的台湾高优农业已初具规模。1995年,新植果园1.54万亩,总面积达11. 98万亩;水果产量11 067吨,比上年增产2 896吨;收购烟叶4万担,比上年增收4 000担;水面养鱼新增2 400亩,总面积9 600亩,水产品达3 116吨;食用菌2 400万袋,产量达788吨,比上年增产100吨;新增养牛1 000余头;兴建10家养鳗、养鳖、养珍珠等特种养殖场;新开发毛竹10 600亩,垦复扩鞭毛竹9 829亩。

  2.突出重点,强化基础,稳粮增收。为突出粮食生产重点,确保粮食丰收,清流坚持以“增粮增收保供给、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主线,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加强农村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两高一优”特色农业,进一步强化基础地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狠抓种植面积的落实,建立高产、丰产示范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完善水利设施,挖掘地方资源等措施,保证了粮食连年丰收。1994年,在遭受特大洪灾的情况下,粮食仍获得较好收成,总产77 964吨;1995年,粮食总产达86 016吨,比上年增长10.3%。

  3.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的必由之路和重要举措。县委、县政府针对一些乡镇企业机制弱化、管理滞后、技术落后、经营粗放的现状,把发展乡镇企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建立、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上,积极推行两个转变,走联户、合资、合作、联办等“多轮驱动、多轨运行”路子,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增加了乡镇企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使乡镇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5年,全县农村工业实现总产值2.26139亿元,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全县农业总产值3.29亿元,比增11%。

  (二)加快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不断在“深化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促进工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1994年大力调整企业结构,实施“六个一批”,即发展一批、嫁接一批、出售一批、承包租赁一批、兼并破产一批、组建一批(企业集团),同时大力发展城区工业。1995年突出抓好工业企业税利大户和技改、新上项目两个关键性问题,同时继续抓好“改制、改组、改建、改善”工作。具体实施中,一是抓大放小,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发展一批企业集团、骨干企业,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电力集团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规模效益逐渐显现。二是深化企业改革,突出抓好县化工厂、氨厂、水泥厂、罗口煤矿等几家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改制工作,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按新机制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股份制改革中,率先在县人造板厂成立全市县属第一家股份公司。在兼并、拍卖中,顺利完成了罗口煤矿兼并印刷广、水泥厂兼并针织厂、林业集团兼并酒厂的工作。各企业内部实行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岗位技能工资制。三是在工业企业中深入开展“学邯钢、学诸城”活动,开展“项目年”和“抓管理、增效益”活动,促进企业发展,打好企业攻坚战。几年来通过抓龙头、抓骨干,初步形成了有清流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以水泥厂为龙头的矿产品系列开发产业;以胶合板厂为龙头的林产品系列开发产业;以松香、萜稀树脂为龙头的林产品系列开发产业;以精制茶油、中华茯苓饮、锶尔康矿泉水为龙头的食品饮料系列开发产业。通过抓改革、抓管理、抓发展,在宏观经济环境并不宽松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逐年回升。1994年,工业投入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44亿元。县重点抓13个项目,其中8.8万吨水泥生产线、300吨AD胶、2万支汽手枪、1万台保险柜、3 000立方米胶合板、3 000吨茯苓饮料、300吨铸钢等7个项目投产;开发省级新产品7项,县级新产品22项;全县工业总产值3 .1034亿元,增长6.1%。1995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24项,完成91项,完成投资7 928万元,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3.6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县属12家骨干企业实现税利1 859. 32万元,增长6.4%,其中实现利润610. 63万元,增长6.6%。1994年、1995年“松之神牌”中华茯苓饮、“天康牌”淮山王珍饮分别获中国国际食品及加工设备展览会金奖。

  (三)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

  清流县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带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主要做法:一是增强开放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清流形象”观念,形成“你投资、我让利;你赚钱,我发财”的良好投资环境。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出台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特别优惠规定》,进一步放低门槛,敢于让利,增强吸引力。三是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凡外商前来兴办三资企业,一次性办理有关手续和确定要征收和减免的税费,并抽调管理技术人才协助外商办好企业,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四是突出重点,加强招商项目库建设,夯实招商基础。县里专门成立了项目开发办,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同有关高筹院校,科研所开展技术合作,围绕资源开发利用、国有企业嫁接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旅游开发及第三产业等,认真筛选,论证招商项目。五是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内外客商都欢迎”的方针,充分发挥部门、乡镇、企业、驻外“窗口”、旅游联谊会及现有三资企业的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和集中招商与分散招商、组织招商与平时招商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以台引台,以外引外”,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对省、市组织的香港、沿海及“9.8”厦门招商,清流县都认真筹备,积极参加。通过努力,外引内联取得较大进展。1994年赴港及沿海招商5次,共签约86个项目,总投资3.26亿元,创办三资企业14家,利用外资509.3万美元,实际到资300万美元;新办内联企业119家,引进县外资金6 142万元。1995年,签约外引内联项目58项,总投资1.79亿元。新办三资企业12家,内联企业101家,引进到位外资343万美元。1994年以来,引进台湾资金、技术、优良品种建立千亩优质茶叶基地、千亩果园基地、千亩果园嫁接改造基地,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外商投资领域涉及到食品、轻工、矿产、水电、建材、房地产、农业综合开发等行业,外商投资百万元以上的有11家。前来投资的有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客商。

  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方面,切实按照“先予后取,放水养鱼,落实政策,鼓励指导”的思路,简化办理手续,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条件,实行税费从优,大大地鼓励和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1995年,个私经济创产值达1亿多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6%;向国家缴纳税费达1 3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强。

  四、加大力度,奋力攻坚,构建市场经济新体制

  1996年,清流县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并通过了《清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使“九五”计划头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清流县委、县政府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党工作大局,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改革力度。把握重点,励精图治,扎实工作,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4.8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1997年,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五大隆重召开。中共清流县委于1997年10月12日召开八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深入传达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及省委六届七次、市委五届十次全委会议精神,讨论并通过《中共清流县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决议》。全县以贯彻十五大精神为动力,以“解放思想、把握大局,团结奋进,争创一流”为工作指导思想,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清流人民战胜了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经受银根紧缩、宏观经济环境并不宽松的考验,取得新一轮创业的好成就。全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3 661万元,比增10.6%;工农业总产值84 634.1万元,比增16.5%。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继续深入开展,新体制的一些基本框架正逐步形成。

  (一)以强化基础,稳粮增收,推进产业化进程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县委、县政府客观地分析经济运作中的主要矛盾,总结改革与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指出十四大以来,农村经济稳步增长,改革不断深入,总的形势是好的。但农业的基础仍较臆弱,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特色经济不明显,产业化进程较缓慢。应针对这一现实加强农村工作,进一步搞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1.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突出粮食重点,壮大农村经济。一是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延长土地承包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等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继续以“增粮增收保供给,脱贫致富奔小康”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抓好面积落实,实施科技兴粮,搞好水利设施建设,实现粮食稳定增长;三是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坚持“突出重点抓大项,发挥优势抓强项,集中精力抓弱项”的措施,切实搞好“六大工程”(即粮食工程、增收工程、“菜篮子”工程、农科教结合工程、扶贫攻坚工程和新村建设工程)建设。经过努力,1996年在种植结构较大调整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达88 890吨,增长3.32%。1997年90 209吨,比增1.5%。全县小康进程1996年达84.21分,实现了较大发展。1997年已有13个乡镇、96个村、21 050农户基本达到小康,分别占乡镇、村、农户总数的86.7%、86.5%、87%。全县小康分值达93. 93分,基本实现小康。

  2.调整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按照“县抓项目,乡抓基地,村抓大户”的思路,培育六大产业(毛竹、烤烟、豆腐皮、水产、果树、牛羊)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优化结构”的原则,以特色产品为核心,建成一批商品开发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二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加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增加销售渠道,为发展产业化提供全过程、多方位的优质服务。抓好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流通,积极扶持,合理引导农村的销售能人、城镇下岗人员和机关分流人员进入副产品加工、销售和流通领域,壮大流通队伍,拓展县内外市场,为农民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经过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特色农副产品较大发展。1997年,烤烟收购6 500吨,比增60%,为历年最高水平;水果产量16 414吨,比增22.6%;水产品产量4 028吨,比增11.2%;肉禽蛋产量14 946吨,比增5.9%。

  3.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按照“正确引导,总结经验,逐步规范,提高效益”的原则,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各项改革,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下岗职工和各种能人大户领办、参股、承包、收购、兼并乡镇企业,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完善和创新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活力。经过努力,1996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7.23亿元,比增12.8%,获全市第4名;1997年,实现8.2097亿元,比增11.6%,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嵩溪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林畲融发蔬菜(淮山王)脱水有限公司、嵩口久立茶油制品有限公司,被三明市列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产品。

  (二)培育支柱,优化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工业企业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不够明显,新上和技改项目偏少,发展后劲乏力。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抓改革、挑重担、做贡献”的总基调,以五抓(抓改革、求发展;抓调整,立支柱;抓营销,找市场;抓管理,增效益;抓投入,增后劲)为工作措施,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县政府于1996年5月出台了《清流县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规定:》、《清流县国有小型企业产权出售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改革配套文件,成直了全市首家乡镇企业资产评估事务所。

  1.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一是组建巩固林业集团、电力集团、林产化工集团、化工集团、硅业集团等五大集团,探讨组建建材、食品饮料集团;二是在全县骨干企业、商贸企业中进行改组、改制,将县合成氨厂、化工厂、电力公司、水泥厂、罗口煤矿改为有限责任公司,将通用机械厂、香料厂、北坑钨矿等小型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县工业品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抽本经营。同时,在企业中实行承包、租赁、嫁接、拍卖等形式,盘活资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三是建立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和国资局,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行销售总额承包,规范股份制企业运作。按《公司法》要求加快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法人治理机构,发挥“三会”作用,严格按新机构运作;四是深入开展“远学邯钢,近学三钢”活动,在成本否决上下功夫,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重视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对经营困难且亏损严重的企业,制定一揽子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治理,完成全年控亏任务。

  2.立足技术进步,加大扶持和培育重点项目及主导产业的力度。对组建的五大集团作为扶优扶强的重点,推动其由现有资源向高市场容虽、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的优势产业和名优产品发展,实现规模效益和集团效应。重视技术改造和新项目开发,实行技改投入与对外合作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改造传统工艺,促进企业提高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如改制后的北坑钨矿由于加强管理和技改,每吨钨精矿生产成本减少4 000多元,并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县合成氨厂联醇技改和山梨醇技改,罗口煤矿的技改,均已集中资金投入实施;县刨花板厂压模纤维板项目也已建成投产。

  两年来,清流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配套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重视培育支柱产业和优化企业结构,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终于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得到发展。199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14亿元,增长19.306,改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工业生产居全市第4名。199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02亿元,增长21.4%。

  (三)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发展旅游经济和个体经济

  1.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1992年以来,先后开发了西区、南区、北区、刘家园和沿河单面街,使城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展到3.2平方公里;投资1 000多万元,改造、新建了城区3座大桥,即龙津、凤翔、清流大桥;投入1 000多万元,重建54个新村3 066座新房;投入1亿元拓宽改造省道洋万线清流境内45公里先行工程;投资5 000多万元新建城区1.5吨自来水工程。全县111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话、通公路;兴建了长兴南街、龙城新村、水东街水泥路、邮电大楼、青少年宫、老干部活动中心、县中心幼儿园、福利院、殡仪馆、一中科技楼、宾馆、商贸中心、县医院、第二农贸市场、供销大厦、粮食大厦、国税大厦、地税大厦和机关干部解困房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2.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把握有利时机,把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和扶持。1997年挖掘县内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辟了“八闽历史第一洞”、客家旅游点——嵩溪七星岩、龙津河旅游线等旅游项耳,旅游业开发取得初步成果。

  3.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把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经济的认识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把发展非公有经济作为新一轮创业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认真规划,制订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997年,全县个体工商户总数达2 398户,从业人员4 203人,注册资金20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29.4%和20.3%;私营企业26家,雇工248人,注册资金1 084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创产值、营业额9 480万元。

  (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银根紧缩、市场疲软及东南亚金融风波等影响,一些外商的经济实力锐减,增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针对新情况,清流县不断更新观念,增强开放意识,营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首先是讲求实效,立足资源优势,选好推好项目,拓展外引内联新领域。经过努力,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1996年,全县出口总值1.08亿元,增长21.3%;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增长5.3%;新批办三资企业4家,实际到资358万美元;新办内联企业72家,实际引进市外资金6 007万元。12月8日,清流县成功举办“12.8”经贸洽谈会,有来自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海内外宾客600多人参加,共签订外引内联项目28个,其中外引项目7个,总投资6 665万美元,利用外资5 324万美元;内联项目21个,总投资1.066亿元,客方投资9 165万元。1997年,全县出口总值12亿元,比增11.1%;出口创汇350万美元,比增16.7%;新批办三资企业6家,比增50%;实际利用外资478万美元,比增33.5%;新办内联企业53家,实际引进市外资金7 445万元。其中围绕能源开发利用、国企嫁接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旅游开发等,推出坑口火电站、关公凹水电站、七星岩风景区、“八闽历史第一洞”风景区、嵩口温泉渡假村等重点项目,在能源和旅游项目招商上创历史最好水平。台湾高优农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996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引进了水产养殖、畜牧开发等6个台资项目,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997年后,制定并实施《清流县台湾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建立果树示范园和李家、嵩溪、长校、里田、东华等台湾蜜雪梨种植基地和江南花鳖养殖基地,引进台湾茶叶加工设备和工艺,生产台湾风味茶叶,推广种植台湾苦瓜、白菜、毛豆、西红柿等优良品种,被定为三明市台湾高优农业示范区。至1997年,全县累计批办三资企业58家,总投资3 99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 71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 873万美元。

  (五)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实施再就业工程,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1.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积极推进养老、医疗、住房等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养老、医疗保险、住房改革等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积极发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商业性投保和个人积累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积极解决社会保险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逐步建立全县社会保险统一的管理运营机制。1997年,全县国有、集体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率达97%;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单位118户,参保职工4 908人,离退休职工1 276人,收缴养老保险金397.95万元;参加工伤保险118户,职工4 908人;参加补充养老保险2户,职工388人;参加劳模保险14户,参保人员21人。1997年,县政府印发《清流县农村合作化医疗实施意见(试行)》,成立了县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并在余朋、沙芜、田源3个乡开展合作医疗试点工作。1997年末,又制定了《清流县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施细则》,从1998年开始在县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

  2.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再就业工程。1994年全县各乡镇均成立职业介绍所,县成立再就业工程领导机构,县政府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到沿海地区务工,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同时为失业职工做好服务工作,当年39名失业职工全部得到安置。1995年失业率由上年的2.2%下降到2%。1996年完成城镇就业安置1 288人,失业率控制在3.0%以下,分流富余职工527人,劳务输出741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2 611人。1997年完成安置1 236人,失业率控制在2.8%以下,组织劳务输出2 850人,境外就业1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728人。为实施再就业工程,注重发展劳动服务企业,鼓励社会各方面扶持兴办各种形式劳动企业,做好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工作。1998年全县国有金业职工下岗580人,分流安置502人,再就业的78人全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六)深化集体林区改革试验

  清流县是典型的林区县,共有山地面积234万亩。长期以来,由于只是单一的伐木,造成经营单调,效益低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下,1981年至1982年开展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责任制的林业“三定”。1984年在全县成立84个村林业股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林业体制的改革。1988年4月,清流集体林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取得重大进展,充分调动林农的生产积极性。1990年,基本完成宜林荒山绿化任务。随后启动了世行造林项目,至1998年,合计人工造林37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16%。同时,全县开辟了用材林基地、松脂基地、茶果基地、毛竹基地共141万亩,使营林从传统模式转化为现代的集约经营。1998年林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组建了林业集团公司,木材采购站三站合一顺利完成,林业系统消除冗员700多人。

  1.认真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989年根据省林业厅安排部署,清流县立即进行项目造林的可行性论证和规划设计工作。1990年9月通过专家审定。1991年开始实施以来,坚持使用良种育苗,使用良种1 476公斤,良种作用率100%,苗木总数1 586.25万株。同时大力推广科技成果,把广容器苗造林、松类营养袋苗作为重要推广项目,在管理、造林选地、栽植、苗木培育等环节注意应用科技成果,并贯穿整个世行造林始终。至1995年,超额完成造林任务。全县共营造世行项目4256.1公顷,占“协议”规定3 500公顷的121. 6%,其中杉木282公顷、马尾松2 888.3公顷、火炬松1 033.5公顷、阔叶树52.3公顷。世行造林分布在11个乡镇,2个国营采育场,共393个小班。至1997年已全面完成世行项目协议规定的各项任务,胜利竣工封帐。

  2.深化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1983年,清流县在全国率先创建了林业股东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并把所有权以股份形式落实到户,代替了一大二公的“大锅饭”形式,调动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的发展。这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次突破性的探索。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原先的股份合作制还明显存在着计划经济的成份,其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产权不明晰;二是林权所有者无产品处置、销售权。三是木材的收益分配不合理。为培育林业的生机与活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深化林业改革迫切地摆上议事日程。由此采取的主要方式:一是在1996年,清流县按各村实际扩大自留山,人均自留山由原来的1亩至2亩,扩大到4亩至5亩,把它作为先行重点工程抓好。3个试点村共签发《自留山林权证》1092份,进一步调动林农开发耕种自留山的积极性。二是依据《福建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对林地和林木进行资产评估后,将林地和林木所有权向社会公开拍卖或转让,共卖断15 466亩,其中一次性卖断的有4 100亩,占26%;分期付款有11 366亩,占74%。一次性付款的优惠10%。三是将现有用材林进行合理划片,评估林木蓄积量,测算林木主伐出材量基数,确定收益分配比例,由农户投标承包经营,交纳风险押金,产品自由经营,每亩收取风险金5至15元不等。四是责任封山育林。对于一些林况差、立地条件差的山场,采取责任封山育林的办法,招聘护林员押金承包管护共签订责任封山育林合同13份.面积达8 418亩。

  3.放手搞活林业企业。清流现有各类林业企业40家,其中固定资产1 000万元以上的有11家。90年代初,由于企业经营机制不活,产品单一,内部管理水平较低,市场应变能力弱等原因,造成林业企业债务沉重,产品积压,效益低下。党的十四大以后,清流县根据“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林业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实现放小搞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3年清流县人造板厂在全市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共发行股份1 000万股,募集资金1 600万元,其中国家股124万股,占12.4%;法人股600万股,占60%;职工股90万股,占9%;社会公众股186万股,占18.6%。通过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吸收了职工和社会闲散资金,有力支持了新建项目和技改项目建设,生产规模从原来5 000立方米增加到1万立方米,所生产的“松迪牌”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质量稳定,工业增加值以每年8%—10%速度递增。1996年1月,产品获得林业博览会金奖。清流县香料厂分别在1993年、1994年进行“五百改一千一和“一千改二千”两次技改,主要产品萜烯树胎年产规模达到2 000吨,成为全国同行之首。1996年至1998年又进行均股制和管理人员持大股两次改革。1998年实现利润96.6万元,上交税金128.4万元,人均创利税2万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97年,清流县化工厂开始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按有关规定评估企业资产,理顺债权债务,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然后向职工以认股的方式出售净资产。改制后,企业树立崭新的经营观念,职工主人翁意识增强,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1998年实现产值1 936万元,利税516万元,职工月平均工资达848元,比改制前月增143元,股份分红每股达0.15元。

  五、目前的体制格局及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四大以来,清流县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力度较大,范围较广,成效显著。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新的时期得到进一步稳定完善,土地承包方案进一步巩固,粮食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全面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村社会服务体系迅速发展。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了一批粮、林、渔生产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生产,为振兴农村经济创造了艮好的条件。乡镇企业全面改革改制并在困境中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蓬勃兴起,引进台资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向纵深推进,农村集贸市场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实现较大突破。坚持“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抓好企业的“改制、改组、改建、改善”工作。全县17家国有独立核算企业已改制16家,改制面积达94%。其中改为有限责任公司6家,改为股份制企业5家,兼并1家,破产1家,租赁承包3家,累计吸收职工入股资金1 500多万元。县内贸企业7家,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1家,破产1家,实施抽本经营4家,分块承包经营1家。全县乡镇企业146家,已改制143家,其中改为股份合作制29家,租赁经营11家,拍卖2家,承包经营81家,林场集体经营12家,三资企业8家,改制面达97.7%。优化结构,培育支柱,实施扶优扶强战略,组建了企业集团7家,并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实现较好的规模效益。现已形成冶金、化工、煤炭、电力、森工、林业化工、食品加工等有山区特色的工业格局,从整体上发展和搞活国有企业,并取得好成效。按放开搞活的要求,将香科厂、通用厂、针织厂等一批小型企业和县直各经济主管部门下属的小企业放开搞活,寻找生机和出路。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展开,市场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全面实行,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任职职工最低工资收入线、失业人员最低收入线,全面实施了再就业工程,住房制度改革在城区全面展开。按中央的统一部署,财政、税务、金融、外贸、计划、投融资等管理体制稳步推行。完成了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上述情况表明,清流县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同时,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经济发展上了新台阶,全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较大增强。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5.36亿元,比1990年的2.89亿元增长90.75%。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部分国有企业仍包袱较重,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农业基础还较薄弱,抗灾能力较差;增产增收难度较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仍比重偏低、经营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瓶颈”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农业社会化服务还不够健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增多,一些职工生活困难,再就业任务繁重;社会保障也还比较薄弱。今后的改革任务任重道远。必须以创建新体制为动力,认真解决制约经济发展、阻碍结构优化的深层次问题,实现新的飞跃。目前,县委、县政府按“九五”计划,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作必定会取得新的成绩。

  (刘福根 郑鹤培 黄德骏)

  本专题为清流县党史研究室集体创作

  执笔人:[刘福根](原党史办主任)(已故)

  郑鹤培:原清流县政协副主席 (已退休)

  黄德俊:原方志办主任,现清流县政府办主任。

收藏】【打印】【关闭
公 示 公 告 更多>>
清流县车改封停政府公务车辆拍卖公告
清流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公告
“喜迎十九大•创新创业在清流”摄影赛通知
“喜迎十九大•幸福新清流”作品征稿启事
视 频 新 闻 更多>>
【新闻】2017年05月08日
【新闻】2017年05月05日
【新闻】2017年05月03日
【新闻】2017年04月28日
【新闻】2017年04月26日
台湾农民创业园
主管单位:中共清流县委宣传部 地址:清流龙津镇龙城街22幢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admin@fjql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