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钰 廖允武/文)11月20日,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将在我市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子民将团聚一堂,共叙客属亲情,缅怀先祖功绩。值此盛会召开之际,本期 《理论与实践》版特推出客家研究论文专号,三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三明客家祖地的历史形成、客家文化的孕育发展和客家精神的弘扬传承,对我们深刻地全方位了解三明客家祖地禆益良多。同时,在此祝世客会举办圆满成功。
三明市辖12个县(市、区),其中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将乐、沙县、永安、三元、梅列10个县(市、区)为客家县。而大田、尤溪也有部分乡、镇、村为客家聚居地。全市客家人口近20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可以说,三明市是闽粤赣边地区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明是客家民系孕育形成的地方和客家发祥地之一,是重要的客家祖地、客家大市。
一、三明是中原南迁汉人重要的“避难良所”。
(一)三明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三明是闽江、汀江、赣江三江之源,有江河之利,盆地、河谷密布,有地可耕。三明年平均气温16.9℃-19.5℃,年平均降水量1532-1793毫米,全年无霜期255-305天。这里适合农作物和其它植物生长,因而,素有“福建粮仓”之称,享有闽西北“绿色宝库”的美誉。
(二)土著和少数民族人口少,有移民空间。据《三明市志》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群雄争霸,楚威王打败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缰,‘而越以此散’。”而《泰宁县志》载,当时居住在金溪流域的土著和少数民族较少。这一带原是闽越王无诸的领地,建有乐行宫和高平苑,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无诸后裔余善叛汉,汉武帝派会稽太守朱买臣等领兵平反,并“徙其民江淮间,虚其地。”到邹勇夫镇守归化(泰宁原名)之时,境内人口如乾隆版《泰宁县志》所言“烟火仅百家”,说明其时当地人少之又少。因为人少,就有了接纳大批移民的空间。唐中叶后,入居汉人逐渐反客为主,宋代占绝对优势。
(三)社会相对稳定,益于百姓安居乐业。在唐宋时期,这里的战乱少,特别自唐五代、北宋及南宋大部分时期都未发生战乱,即使黄巢义军经明路过、晏彪造反、汀州农民起义也是时间极短,造成的影响有限。因此,唐宋时期,三明地域整个社会环境是相对安定的。社会较安定,才有可能安居乐业,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人少地多的移民空间,三明地域自然成为中原南迁汉人趋之若鹜的世外桃源,也使这里成为大量接纳南迁汉人,孕育客家民系的重要地域之一。
二、在唐宋时期,大批南迁汉人或其后裔进入三明地域,为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从而逐渐形成了有客家民系特色的经济、文化区。
唐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等原因,造成中原汉人大举南迁,辗转南迁的中原汉人进入闽粤赣边大致有四条路线:第一条,出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入赣南各县;第二条,出鄱阳湖后溯抚河、盱江进入赣南的宁都、石城等县或闽西的宁化、长汀等县;第三条,是今天的江西和浙江交界地带,越仙霞岭沿武夷山东麓南下,进入闽西地区;第四条,南迁汉人进入福建后,再沿闽江上游支流溯江而上,进入闽西。其二、三、四条都牵涉到三明。
据宁化有明确迁入时间的218个主要姓氏统计,他们的迁入时间是:唐代46姓、五代时期14姓、北宋58姓、南宋63姓、元代13姓、明代18姓、清代6姓。这些姓氏绝大部分原籍中原。又据《宁化县志》载,宁化县唐开元间只有5000余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宁化全县达3.8万户、11万余人,是清之前人口最高峰。
清流县,于宋元符元年(1098年)置县,据有资料的20姓氏统计,迁入情况:唐代3姓、五代1姓、宋代12姓、元代3姓、明代1姓,唐与宋迁入16姓,占80%。
明溪县,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建县,建县前分属宁化等县。据有资料的31姓统计,其迁入时间是:唐7姓、宋17姓、元1姓、明4姓、清3姓,唐与宋迁入24姓,占75%。
建宁县,《县志》所列59个姓氏源流调查表载,80%的姓氏是唐至元迁入的。
将乐县,2006年该县客联会组织姓氏调查,全县19个2000人口以上的主要姓氏的开基祖,都是唐至元代进入将乐的。宋代将乐县新增的客籍11201户,客籍人口21394人,占总人口的53%。
泰宁县,2008年至2009年组织调查的55个姓氏中,唐至元迁入泰宁定居的汉人43个姓氏,占78%。
沙县,唐开元之后,由于驻防、任职、避乱等原因,中原汉人迁入沙县的大姓有陈、胡、曹、曾、邓、罗、张、李诸姓。南宋末年,大批中原百姓南迁,沙县人口有较大发展,达6万余人,元朝减至4万余人,明中叶发展到7万左右,明末至清中叶保持在3万至5万之间,清朝末年达14.9万人。
永安市,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设县。建县前属沙县浮流司。据新编《永安市志》记载,唐宋时期从中原辗转迁入永安的陈、罗、刘、林、吴、黄、张、李、王等9大姓,占全市人口的81.4%。
三明市区的三元、梅列二区原为三元县,1940年从沙县、明溪、永安划出一部分所设,两区历史、人文、经济等情况,归属于原所辖县。尤溪、大田两县唐、宋、元、明、清时期,也有部分客家先民及其后裔以及客家人迁入,在一些乡镇形成客家人聚居区。
三明地域的土著和少数民族,主要以渔猎为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中原汉人大量迁入后,从中原地区带来先进的农耕、建筑等技术,在这里拓荒开垦,建立家园,繁衍子孙。当地的原住民对中原汉人也从不接纳到欢迎。中原汉人经过与原住民数百年的相互磨合,以其在人数、经济、文化上的优势,融合了当地原住民,形成了有客家民系特色的经济、文化区,从而孕育了客家民系,形成了客家文化。
三、三明市是客家人播迁的源头地区和中转站,为闽粤赣边整个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三明姓氏播迁情况。三明地域的客家人迁入其他客家地域各个时期都有,但在南宋末年至元初迁出更多,主要原因:一是南宋末年,“三江(闽江、汀江、赣江)源头”地区尤其宁化石壁人口已过于密集;二是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文天祥起兵抗元,“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三是宋末元初,经过抗元护宋的战争,粤东地区人口锐减。为寻求安宁的环境,三明客家人于是又开始新的迁徙,先是迁闽西的长汀、上杭、连城,进而迁粤东、赣南,然后辗转迁至华南各地、香港、台湾乃至海外,三明客家祖地成为客家人孕育成熟后,走向更大发展的集散地之一。
(二)三明与海内外客家人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全球客家人大多与三明地域有宗亲血缘关系。1912年英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其《客家源流与迁移》中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清光绪温仲和《嘉应州志》载:“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宁化石壁人。”宁化石壁公祠2007年8月已排列160个姓氏祖宗牌位,这些姓氏都有后裔播迁世界各地,据宁化客家研究会考证全球客家主要姓氏中,同宁化与石壁有渊源关系的达198姓以上,当今人口与宁化及其石壁有渊源关系的占88%以上。
台湾不少姓氏与三明有宗亲、血缘关系。刘善群先生在《试论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一文中指出:“据统计,宁化与台湾有亲缘关系的达90姓以上。加上三明其他县、市、区,三明有100多个姓氏与台湾有宗亲血缘关系,可说三明是大多数台湾客属的祖源地。”
(三)海内外客家乡亲来三明祖地寻根祭祖规模大、人数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海内外,尤其是海外兴起了“客家热”。一批批海内外客家人循着祖辈留下的足迹,走进了三明,走进了宁化石壁,几十年来,络绎不绝。
1995年在宁化石壁兴建了世界唯一的“客家公祠”。至2011年,在宁化石壁已连续举办了17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五大洲有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匈牙利、南非、澳大利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的30余万客家社团首领、知名人士、客家乡亲代表前来寻根祭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台湾也已组团100多个、逾万人次回到三明故乡寻根谒祖、观光旅游、投资兴业。通过多年的祭祖活动,宁化客家祖地已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相对集中展示区、传承客家文化的物化象征、世界客家人祭祖朝圣的重要场所。除宁化一地外,也有众多海内外客家乡亲到三明其他客家县、市区寻根探亲。将乐举办的三届杨时文化节、沙县举办的罗从彦纪念活动、泰宁祭祀邹应龙活动等都有许多海内外客家乡亲参加。永安市贡川陈氏祠一年一度祭祖活动都有广东、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二三千人参加。
四、三明客家文化的现象与特征。
(一)客家文化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产生,客家文化是三明文化的主体。客家文化随民系的诞生而形成。这种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风格,又兼具闽粤赣边乡土情调;这种客家文化既不是该地区原住民的本地文化,又不完全雷同于汉族移民前的固有文化,这样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主导的客家文化。
(二)三明客家文化的特征。一是对教育的重视,也就是“崇文重教”。客家人办教育的热情源于中原,又极大地超过了中原。中原是有钱的孩子才能入学,客家人办教育是博施于民,只要是同宗同族的子弟,不论贫富一律收授。客家人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客家姓氏一般是聚族而居,都有宗祠,宗祠置有公山、公田等公产,用这些收入祭祖、办学。因为崇文重教,三明客家地域古代人才辈出,境内历史上中进士总人数达720名,状元5名。号称“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泰宁,两宋时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说。将乐出了“上承伊洛,下倡南闽”的宋代大儒、闽学鼻祖杨时。沙县在宋朝时,全县考取进士的达129人。连弹丸之地的永安贡川陈氏,仅在两宋就为朝廷输送了12名进士,受赐“大儒里”牌坊,博得“九子十登科”的美名。二是三明各地的风俗保留了较多古汉族民俗文化特征,婚嫁保留了古六礼的程序,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丧葬仪式,二次葬以及坟墓形式等等,也都是典型的客家习俗。岁时节俗也基本同各地客家地区相同,同时又蕴含着极为鲜明的客家风情。如端午节挂葛藤习俗,就是从宁化传出去的。三是客家人强烈的敬祖穆宗意识。三明客家地域几乎家家户户供奉祖宗牌位,且处处建有朝拜和祭祀祖宗的祠堂,各个姓氏还注重修族谱,代代相传。四是三明的饮食也富有客家风味,如擂茶,在三明的宁化、将乐、泰宁、建宁、清流等县大多有喝擂茶的习俗,这和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客家地区一样有喝擂茶的习俗,实际上,擂茶是客家文化的象征之一。五是三明通行的是客家方言。由于三明特殊的地理环境,三明地域文化与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它又与汀州客家文化紧密相连。尽管三明区域内的个别语言、个别风俗等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这种客家方言的相对差异,不影响客家民系的“基本的同一性”。
五、三明客家经济。
经济是民系形成的要素之一。中原汉人择定境内“林峒邃密”的新居之地肇基立业、创建家园。为求生存和发展,开始“辟土植谷”,发展农耕生产,他们从中原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取代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刀耕火种,也虚心学习当地土著伐木、捕猎、挖笋、制笋等技术,同时开始种植苎麻、烟叶、茶叶、莲子、水果等作物。手工业也长足发展,以竹为原料的造纸业已在将乐、宁化等地盛行,仅宁化年产土纸5万余担;利用丰富的资源进行铁、铜、银、锡的矿产开采和冶炼。而且利用赣水闽水航道开始木材经营,将木材运送到长江中下游出售,沟通“蛮荒”与吴地的经济往来。北宋之后,境内还建立了不少墟市,将闽盐赣米,山货海味进行往来交易,调剂物资余缺,有力地促进了客家经济的发展。
六、三明在客家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在唐、宋、元初时期,三明同闽粤赣边其他地区一样,以“避难良所”的优越条件,接纳了大量迁入的中原汉人,三明及其宁化石壁为闽粤赣边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整体形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可说三明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重要地区之一,是客家先民和客家人的“早期聚散中心”、“中转站”,是客家人播迁闽西其他县、市、闽西南和粤东、赣南等地乃至海外的源头地区之一。世界唯一的宁化石壁客家公祠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属宁化石壁祭祖大典和三明其他县(市、区)举办的一系列客家姓氏文化活动和客家先贤、名人的纪念等活动,都有海内外数以万计的客属人士参与。清流县灵台山客家文化城中建起了世界最高(45.99米)的客家保护神定光佛塑像,定光文化成为客家世界又一大亮点。因此,三明是世界重要的客家祖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