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视频 热点 公告 党员 专题 价比 交通 城建 工业农业 招商 苏区 客家 旅游 宣传 特产 美食 宾馆 县志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清流
清流苏区:旧铜茶炉忆 "进龙嫂"救治女红军事
来源:三明日报B1版     编辑:黄柳青   2012-11-30 09:47:00      字体:

 

  (王长达 俞杰 沈昌培 文/图)清流,中央苏区县;林畲乡,当年清流苏区的模范乡。走进林畲老街中段一座老宅,主人吴林长拿出一个发黑的炉子说:“这是当年一位女红军在我家疗伤后留给我奶奶杨文秀的铜茶炉。” 

  最近,清流县党史研究室相关人员查阅相关史料后认为,这位女红军很可能是邓六金同志(中央主力红军中参加过长征的27位女红军战士之一、前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母亲)。 

  故事:女红军治伤留下铜茶炉 

  吴家祖籍上杭县才溪乡岭头村。清末,吴家太公吴炳公(吴林长的曾祖父)带着一把剪刀、一把尺子来到林畲,开起了“百货洋行”,既当裁缝,还卖布,卖杂货,靠勤劳好客发家,建起这座大宅院。吴家在林畲很有声望,解放前,上杭老乡来林畲做事就到他家落脚;解放后,吴家也与各方人士颇有渊源。吴林长的弟弟吴林清现在是林畲的村委会主任。 

  吴林长说:我奶奶杨文秀是宁化泉上延祥人,人称“进龙嫂”,1984年过世,走时八十多岁。小时候,奶奶在私下里给我们小孩讲起救那位女红军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3年,那时杨文秀已经守寡,带着8岁的独子吴载福生活。农历七八月的一天,几名红军战士将一位受伤的女红军送到吴家。杨文秀很机敏,一眼就看出这名女红军来头不小,立刻把她安顿在正房角落最阴暗隐蔽的鲁班间里。 

  安顿好之后,红军战士告诉杨文秀,他们从宁化延祥走山路,走了1个多小时到清流林畲,就是要找上杭老乡来照顾女红军。这事情要绝对保密。等她伤好了,有人来接她回去。 

  杨文秀在娘家学过治伤、治风湿的药方。她虽然裹小脚,但是上山走路相当利索。她手巧,会绣花、做鞋,做的米糕、咸菜、板鸭前后三十里远近闻名。 

  女红军住到家中后,杨文秀除了上山采草药,哪儿也不去,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女红军身边,悉心呵护,把自己熬的草药一口一口地喂给女红军喝。杨文秀对这事守口如瓶,吴家旁边是乡公所、戏园子,赶圩到家中做客的人进进出出,可她没有向外透一点风声,连一墙之隔的邻居也不知情。 

  在杨文秀的精心照顾下,女红军的伤势恢复得很快。朝夕相处,她们结下了很深的感情。20多天后,女红军的伤势有了好转,几名战士接走了她。临走时,两人依依惜别,女红军把铜茶炉等随身军用品留下来,把一床棉被一分为二,送了一半给杨文秀,那时乡村里还没有棉被盖。临走时,女红军拉着杨文秀的手说:“如果能活着,我一定要回来看你。” 

  回忆:秘密一守就是半个世纪 

  女红军走后,没有音讯。数十年来,杨文秀一直惦记着这个女红军,心里默默地为她祈祷祝福,老人临终时还不忘和亲人们说:“如果她还在世的话,一定会回来找我们的。” 

  半个世纪,杨文秀一直把这个秘密放在心底。解放前动荡不安,她担心这事要是泄露出去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干脆就闭口不说。解放后至“文革”前,也有人到林畲来查问此事。“可奶奶说那女红军不知名不知姓,不敢认。”吴林长的大姐吴玉莲说,她从小就和奶奶睡,当年奶奶只是在睡觉时,偷偷和她说起过这位女红军的故事。 

  女红军留下的那半床棉被,杨文秀用蓝底白花的石灰布套起来盖,后来当垫被,吴玉莲与奶奶同睡时就用这床被,最后棉被发硬变黑,中间有了破洞,就扔了。 

  女红军留下的其他物品,吴家人都不敢拿来用,放在厢房边的谷仓顶上。吴林长同胞兄弟姐妹共有6人。吴林长回忆说,奶奶给我们偷偷讲女红军的故事,都叮嘱我们不敢讲出去,我们很懂事,从来不对外人讲。 

  证物:说明女红军不是普通人 

  1977年,吴林长的父亲吴载福离世;1984年,杨文秀老奶奶过世。给女红军治伤这个故事的当事人走了,这位女红军到底是谁?在吴家后人心里,这成了一个谜。 

  两年前,清流县委党史办、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林畲乡进行红色遗址遗迹考察,杨文秀照顾女红军的故事才慢慢浮出水面。 

  当年,女红军除了留下半床棉被,还送给杨文秀铜茶炉、铜盆、铜火笼、洋锹,还有一些苏维埃纸币。 

  这些纸币,吴家用相册保存着。纸币的正面清晰地印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字样,背面正中则印着时间“公历一九三二年”,面值有伍分、壹角、伍角、壹元不等。 

  那个铜茶炉基本完好,中间炉膛可以放炭,底部的铜管有些破损,外围一圈可以烧水,有盖。清流县博物馆研究员刘光军说,这是行军打仗用的茶炉,行动时可以用担子挑着走,战斗间隙可以架起来,对准风口方向,很容易就能让火烧起来,前苏联小说里经常提到的茶炉就是这种用具。这种器具在闽西、赣南一带十分罕见。铜器延长性好,比锡器硬,成为军用品。从那些纸币上标注的时间可以推断,女红军在这里养伤的时间应该在1933年夏至1934年春之间,而且受伤后有专人送来养伤,伤愈后又有人来接走,对自己的随身军用物品有处置权的,肯定不是普通的士兵。 

  历经一个世纪风雨,吴家的老宅有些残破,谷仓已经废弃,吴家人将奶奶留下的红军遗物妥为保存,女红军睡过的鲁班间也改了门,变得亮了一些。两年前,女红军留下的洋锹被清流县博物馆收藏。今年5月间,小偷夜里到吴家,偷走了祖上留下的嵌银黄檀木香案,所幸红军遗物没有丢失。 

  考证:女红军邓六金曾托人找恩人 

  当年在吴家养伤的女红军到底是谁? 

  从吴家往前走100多米远,是上塘堀邱氏祖屋“诒燕第”。根据《福建中央苏区纵横·清流卷》,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后,毛泽东和红四军前委机关率红二纵队于1月14日从连城姑田进入清流地界,15日进抵林畲,驻宿于此,并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在林畲播下革命火种。从1931年至1934年,林畲一直建有稳固的党组织和红色苏维埃政权。 

  1933年7月至8月间,彭德怀、滕代远率东方军入闽作战,转战于宁化、清流连城、归化、将乐一线,东方军指挥机关在林畲乡石寨下一邱姓民宅中设置了临时战地医院,以抢救红军伤病员。 

  那位女红军到吴家治伤也正是在这个时候。 

  清流县党史办查阅史料后认为,这位女红军很可能是时任福建省苏维埃妇女部巡视员、妇女部部长邓六金。 

  邓六金(1911——2003年),1911年9月出生,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曾被誉为闽西苏区“三朵金花”。 

  根据党史史料,邓六金在宁化工作期间,正值东方军入闽打响第一仗——拔除宁化县的泉上土堡。1933年7月9日,红四师在宁化泉上延祥、清流嵩溪罗陂岗村一带取得延祥伏击战(石狮岭战斗)的胜利。接着,红四师、独立红七师、红三十四师、红五师等部队攻占嵩溪、林畲,解放归化县城,7月19日攻克泉上土堡,入闽首战告捷…… 

  根据《龙岩市志》记载,1933年5月起,邓六金任福建省苏维埃妇女部部长,积极进行扩大红军、慰劳红军等工作,期间她受伤。 

  1934年邓六金被组织派到瑞金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同年9月随中央主力红军参加长征,是中央主力红军中参加过长征的27位女红军战士之一。 

  清流县委党史办主任刘善柱告诉记者,1999年底,邓六金参加“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大会”后,在闽西宾馆住了一段时间,她与一位清流籍的宾馆工作人员建立了友情。期间,邓六金念念不忘在福建工作时的情景,她提起最多的是在泉上受伤并在林畲一带养伤的那段经历,一直心怀感激,很想见见救命恩人。这位工作人员为此专门回到清流,到林畲乡查找,但无果而返。 

  清流县委党史办工作人员认为,种种迹象和证据说明,当年杨文秀救的女红军极可能是邓六金。 

  铜茶炉无言,无法重现当年的那一幕;杨文秀与邓六金之间是否发生过一段生死与共的感人故事?清流县委党史办的同志表示,一定要通过多方查证,还历史一个真相,揭开旧铜茶炉背后的秘密,让一段红色佳话世代相传。

收藏】【打印】【关闭
公 示 公 告 更多>>
清流县2017年新招聘教师拟聘人员名单(公示)
关于2017年新任教师补充招聘面试的通知
清流县公务用车拍卖公告(第四场)
清流县2017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意见
2017年新任教师补充招聘方案
视 频 新 闻 更多>>
【新闻】2017年08月23日
【新闻】2017年08月21日
【新闻】2017年08月18日
【新闻】2017年08月16日
【新闻】2017年08月14日
台湾农民创业园
主管单位:中共清流县委宣传部 地址:清流龙津镇龙城街22幢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admin@fjql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