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火招 文/图
香菇俏销的冬季已过,清流县龙津镇严坊村山溪组山香菇基地里,新一季香菇种植已展开,十几名工人正忙着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基地负责人陈荣杰则盯着每一道工序。他告诉笔者,栽种香菇是个要求高标准严的行业,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前面的一切都白费。
30年的坚持积累宝贵经验
陈荣杰,49岁,清流县嵩口镇沧龙村人。上世纪80年代,沧龙村是出名的贫困村,陈荣杰一心想致富。他哥哥在原木上种植香菇,大半年过去,有的木头上长了很多香菇,有的却没有长。
陈荣杰很好奇,正好有一个扶贫致富的“星火计划”培训,他便报名参加了市真菌研究所的食用菌制种和栽培技术培训班,一学便学了近一个月。
学成归来,陈荣杰做起了菌种买卖。“那时候,做出来的菌种供不应求,有的客户上门来买,有的送到镇上圩市卖。”陈荣杰说,那时成本很低,一筒菌种成本约0.08元,却可以卖到0.8-1.5元,一年纯利润1万多元,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万元户”。
后来,陈荣杰开始自己种菇,除了香菇品种,还种凤尾菇、猴头菇。“当时自己种的猴头菇很好,治好不少人的胃病,后来我到清流城关了,还有人来向我买。”
打造“原味”不放弃
陈荣杰与食用菌打了三十年交道,摸索出不少经验。
“有一次,接好种的菌筒没有及时增氧,5万筒菌筒烂掉一半多。”陈荣杰说,他立刻回查,发现没烂掉的菌筒都是有用刀片割过的,如果当时知道打洞增氧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陈荣杰种菇,严把每个环节,种出的香菇一直深受好评,即使比其他家的贵一些,顾客依然络绎不绝。
为提高产量扩大市场,2013年,陈荣杰在清流县龙津镇严坊村建起“原味”香菇基地。陈荣杰说,“原味”香菇就是山香菇。
他和几个股东成立清流县恒丰食用菌有限公司,建起30多亩山香菇基地。基地环境好,不但地块平整,还拥有透气性较好的沙质土壤,再加上纯净的山泉水,使香菇栽种接近自然生长。
“除了这些硬环境外,最关键的就是提前制种,并延长培育期。”陈荣杰告诉笔者,一般香菇出菇时间大概3-4个月,而自己的香菇则需要7-8个月,这样就能使香菇香味足,口感鲜美爽滑脆嫩。
“去年过年前,我们的香菇是顾客排队买,20多万筒的香菇卖了150多万元。”陈荣杰说。
优化产业链条
“下一步准备把销路扩大到大中城市。”陈荣杰说,香菇生产再多也不怕,价格上也不怕跌,因为鲜销不好时,可以通过风干设备进行烘干。
他准备购进风干设备,把产业链条进一步优化。通过烘干后能保持原有的鲜美香味,保存时间也能延长,并避开价格的低谷期。
基地旁边有一块地。陈荣杰说,那里准备建自助采摘的休闲农场,让客人体验采摘乐趣,还能够及时吃上最鲜美的香菇。
版面链接:http://smrb.smnet.com.cn/shtml/smrb/20150319/8845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