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受台风影响,天空,淅淅沥沥下着雨。“砥砺奋进的五年”三明网络媒体走基层采访团一行乘着汽车,经过几个迂回,便来到了基层首站——石壁镇陂下村的5000亩油茶水保示范园。走进园区,只见一棵棵傲然挺立的茶树上,结着一粒粒饱满丰硕的果实,在雨水的浸润下,更加清脆欲滴。

园区负责人杜秋生带领采访团一路上山,边走边介绍:园区主要以“绿色、生态、环保”为主题,利用包括该片荒山在内的1万余亩水土流失地,种植油茶等经济作物。为防止水土流失,他采取外埂内沟修建水平梯田或隔坡梯田治理措施,梯田内种植赣无系列等油茶新品种并套种紫苏,梯埂、梯辟种植或保留本地多年生草等植物,园内配套建设路、沟、池等基础设施,做到“水不下山,土不出田”,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油茶园。

杜秋生说,目前,公司已投资3600余万元,在石壁、曹坊等乡镇种植油茶共1.02万亩。其中,石壁镇陂下村已完成项目投资2200万元,建立5000亩水土保持生态油茶林示范基地。现该片山地油茶产量逐年增加,预计到第8年(2020年)后可进入旺产期,亩产茶油40公斤以上,年产值可达2400万元以上。“这一切的既得利益,得益于县里的大力扶持,增强了我们投资信心。”谈话间,杜秋生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据了解,石壁镇陂下村、溪背村,原为荒山荒坡及严重水土流失地。为推进该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该县水保生态公司引进由杜秋生牵头组建的厚德农业公司进行规模化集约开发。通过治理,该片山地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开辟了水土流失治理与油茶产业发展相结合、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

把发展油茶产业与治理水土流失相结合,兼顾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杜秋生投资建立的油茶基地,常年吸纳200多名周边村民进园务工。依托茶园就业增收,目前已有20多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石壁镇陂下村5000亩油茶水保示范园,只是宁化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此外,该县还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根据流失强度和地类不同,创新治理技术。近年来,共投资2.73亿元,先后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央预算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省重点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省重点乡镇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等26个项目,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9.4万亩,占总任务的123.8%。真正实现了“荒山变绿洲”的美好愿景。(邱东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