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清流我来写】第17期:马氏宗祠:情牵两岸共桑梓
本栏目投稿邮箱594666422@qq.com
马氏宗祠:情牵两岸共桑梓
吴传义/文 黄义平/图
(本文刊载于《时代·三明》2014年第1期)
古语云:天下之高,高不过牌坊;世间之大,大不过宗祠。
透过区区一块牌坊,煌煌一座宗祠,涵盖了中国历史、渊源、道德与传承。其中尤以宗祠最能体现人类传承的脉络。

修复峻工后的赖坊乡南山村马氏宗祠
清流的宗祠,如里田乡的罗氏宗祠、龙津镇大横溪村的曾氏宗祠、沙芜乡的吴氏宗祠、赖坊乡赖武村的赖氏宗祠、南山村的马氏宗祠,这些宗祠,从外观上看,有的雄浑、有的肃穆、有的清静,有的古朴。总体来说,基本都与各地宗祠相仿,不外乎神厅、庑廊、天井等等,神案上红烛放光,香鼎内紫烟氤氳,置身其间,恍恍惚惚,人影懞憧,仿佛虔诚叩拜者正与先祖进行着超越时光的心灵交流。
其中,座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清流县赖坊乡南山村的马氏宗祠便很值得说道。

宗祠中拜谒祖先的马氏族人
单外表上看,马氏宗祠不显气派,象极了普通的庭院式建筑,面积也不大,约900平方米,除门楼为老砖砌就、围墙为土夯外,其它全为木式结构,前坪用鹅卵石铺就,不经意间,还以为走进了百姓的家中。当地族人说,这宗祠大约建筑于500年前,神厅中供奉着马发龙的神位,两壁粘贴着一些旧时的科考捷报,彰显着马氏一脉昔日的荣耀。
据族谱记载,马氏出自嬴姓,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赵奢,封马服君,自曰马氏,子孙以为姓。因在陕西扶风生存繁衍,“扶风”遂成为后来海内外马姓的郡号。南山宗祠内供奉的马发龙,是为马氏入闽始祖、当地马氏一世祖,而南山村,则是唐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7年)马氏的肇基之地。
南山村以马、林两姓为主,系出一家,在村子边的九龙庙门上一幅对联:“南山福地林棲凤,安齐行祠马化龙”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关系。

台湾世界马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马潮代表马英九先生进香拜祖
作为马氏宗祠的祀主、马氏入闽始祖马发龙,目前已经被相关研究学者推绎为现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第三十七世祖,且这一研究成果已得到岛内相关宗亲的认可。2008年4月,马英九的特使卢月香女士,曾于马英九成功竞选台湾地区负责人后前来清流答谢马氏宗亲对其竞选期间的关心与支持,并前往南山马氏宗祠进香拜祖,代马英九本人答谢祖先。

马氏宗祠盛典——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揭牌典礼
2010年5月,清流县马氏宗亲会携《马氏大宗族谱》赴台湾参加“两岸宗亲交流暨姓氏族谱展”,与世界马氏宗亲会台湾总会成功对接,马英九的堂兄马重伍接见了赴台参展的清流县马氏宗亲会一行,后于2011年也到南山马氏宗祠拜谒先祖。
同年3月12日,马氏宗祠修复竣工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揭牌典礼举行,来自台湾、湖南、广东、江西及海内外各马氏家族后裔宗亲相聚一堂,南山村在震天动地的鞭炮声中又一次迎来了马英九先生的特使、台湾世界马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马潮先生,马潮先生代表马英九先生参加这一隆重的庆典,成了该村最大的盛事。
保存有较好古建筑风貌的马氏宗祠,不仅对研究闽西地区宗祠建筑的格式及布局等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充分见证了海峡两岸马氏族人同根同源、一衣带水的浓浓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