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视频 热点 公告 党员 专题 价比 交通 城建 工业农业 招商 苏区 客家 旅游 宣传 特产 美食 宾馆 县志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十八届四中全会
中国古代清官的拒贿诗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邹新根   2014-10-31 17:17:00      字体: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清官廉吏,言为心声,他们的拒腐诗文也充满正气,流芳百世。

  北宋包拯,庐州人,他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民间都称他为包公。在他70岁寿辰时,吩咐家人,一概不收寿礼。但第一个送来寿礼的竟是皇帝。皇宫送礼来的太监在礼品上面写道: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拯看后,立即挥毫题诗: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

  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他这样辞去了皇帝的赠送礼品,有礼有节,言辞恳切,实在巧妙。

  明朝于谦,官至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廉,为官一生家无余财,针对当时许多官员乘巡视之机搜刮钱财,回京后向上司送礼物的风气,写了一首《入京诗》予以讽谏:

  绢帕麻茹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搜刮的危害,清廉的必要,舆论的反应,劝谏的苦心,尽在诗中。

  明代况钟,于宣德五年,曾外放苏州知府,他到任后严惩贪官污吏,平反冤狱,兴修学府,关心民间疾苦,被苏州人称为“况青天”。正统五年,他任满赴京考绩,写下了一首诗:

  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轻。

  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简易轻便的行囊,清正廉洁的思想,超然物外的思绪,大义凛然的正气,跃然纸上,过目难忘。

  明代永乐年间,吴讷任监察御史,人品刚直公正,从政廉洁自持,颇有美誉。有一次,他巡视贵州,返京时地方土司赠送黄金百两,吴讷愤然拒纳,当场在礼盒上题诗回绝:

  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这首诗是自警,是自律,也是对行贿人奉劝,行贿受贿,天理难容。

  明代信阳知州胡守安,任满离职时曾写了《任满谒城隍》诗: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来时贫。

  向城隍表达衷心,向民众表明心迹,坦荡为官,来去轻松。

  明朝有位主考官叫李汰,他在福建主持科举考试时,一天夜里,有人想以黄金50两行贿,以达到“金榜题名”的目的。他非常气愤,当即写了一首拒贿诗:

  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主考官虽然贫穷,但正气不能丢失,暗室亏空,神目如电,人神共知。

  清朝张伯行,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从来不受属下分文赠礼,备受康熙皇帝的称赞,因而晋升为福建巡抚。到任后,为杜绝送礼者,张伯行便写了一首《禁止馈送檄》,张贴在巡抚署衙门外:

  一丝一料,我之名节;

  一厘一毫,民之膏脂。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

  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那些送礼者见此檄文,不敢自讨没趣,均悄然离去。禁止馈送檄自古有之,值得借鉴。

  中国古代清官的拒贿诗,语言精巧,简洁明了,充满正气,至今读起来余味悠长,发人深思。(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收藏】【打印】【关闭
公 示 公 告 更多>>
清流县车改封停政府公务车辆拍卖公告
清流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公告
“喜迎十九大•创新创业在清流”摄影赛通知
“喜迎十九大•幸福新清流”作品征稿启事
视 频 新 闻 更多>>
【新闻】2017年05月08日
【新闻】2017年05月05日
【新闻】2017年05月03日
【新闻】2017年04月28日
【新闻】2017年04月26日
台湾农民创业园
主管单位:中共清流县委宣传部 地址:清流龙津镇龙城街22幢

闽ICP备10031772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11007号

电话:0598-5329559 业务合作QQ:1476150670 投稿信箱:admin@fjqlw.com